專業優勢
在全球數字經濟浪潮中,金融科技已成為重塑國際金融格局的戰略性領域。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與科技創新中心,正全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未來北京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規模不斷擴大。
我校金融科技專業擬于2025年首次招生,是北京市僅有的12所獲批該專業的高校之一。
培養特色
金融科技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能夠綜合運用信息科技、數據科學和智能技術,解決金融實務中的大數據分析、產品設計及運營管理等關鍵問題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畢業生能勝任金融科技公司、互聯網金融平臺、證券基金和期貨公司、商業銀行等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部門的相關工作。
師資隊伍和教學資源
專業現有教師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45歲以下教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3,具有國際化學歷背景教師8人,碩士導師9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屬高校優秀青年人才1人,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培育計劃人選1人,校級優秀教師2人。
科研平臺
以北京市科技創新團隊、能源管理評價與創新研究團隊為支撐,依托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能源環境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哲社科基金項目12項,企業橫向課題及政府咨詢項目20余項,項目經費150余萬元,獲省部級以上教育教學獎勵4項。支撐工商管理學位碩士點與審計專業碩士點。
實習實踐
專業依托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聯盟、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與中國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中信建投證券、光大證券、百度金融、京東科技、中關村科技園等國有商業銀行、頭部券商、頭部金融科技公司共建實習實踐基地,學生可以廣泛參與企業真實項目,獲得大廠實習與留用機會。
核心課程
貨幣金融學、證券投資學、金融科技導論、網絡金融與支付、區塊鏈原理與應用、計量經濟學、量化金融與人工智能、金融工程學與風險管理技術、金融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金融科技產品設計與運營實訓等。
提升:職業資格認證
金融類:CFA(特許金融分析師)、FRM(金融風險管理師)、CPA(注冊會計師)、CQF(量化金融分析師)、證券/基金/銀行從業資格
金融科技專項: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注冊金融科技分析師(CFTA)
技術融合類認證:數據分析師(CDA)、區塊鏈專業人員認證(CBD)
本專業課程覆蓋CFA一級/FRM一級/證券從業資格考試70%知識點,并提供考前沖刺輔導。
畢業去向
國內讀研
金融科技專業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學科,深度融合技術、金融與全球化視野,為學子提供多元化深造路徑和廣闊發展前景。學生可繼續攻讀經濟學類(金融工程、金融學、數字經濟、應用統計)、管理學類(工商管理、審計)專業碩士,以及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學術碩士。
出國(境)深造
我校參與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POLI.design設計學院、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澳洲悉尼大學、昆士蘭大學、新西蘭奧克蘭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澳門大學的境內外研學項目,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美國密蘇里大學、美國哥倫布州立大學、英國鄧迪大學、英國倫敦南岸大學、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德國埃森經濟管理應用技術大學、馬來亞大學、挪威北極大學、挪威諾維克工學院等多所國外大學的本科聯合培養、碩士培養項目。
就業前景
熱門崗位:金融科技產品經理、量化分析師、區塊鏈開發工程師、智能風控專員、數據科學家。
就業領域:互聯網大廠金融事業部、證券/基金科技部門、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金融科技初創企業。以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科技崗為例,細分崗位包括銀行數據分析員、互聯網金融客服系統維護、保險公司的智能理賠支持,代表企業如北京銀行、華夏銀行科技部、京東金融(本地分部)、中小型金融科技公司,北京應屆生起薪5000-8000元/月,3年后可達1萬-1.5萬。
| 學校主頁 | 聯系我們 |
版權所有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2023-2028 郵編:102600 地址:北京市大興區清源北路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