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27日,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第三十一屆學術年會(2024)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年會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會計守正創新之路”為主題,由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現代產業新區發展研究基地承辦,來自全國75所高等院校、5家出版單位以及6家學術期刊的專家、學者學生300余人參加會議。通過7場主題報告、8場平行分論壇、1場圓桌對話等形式進行了為期1天半的深入交流和研討。
一、開幕式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劉穎、中國會計學會副秘書長徐欣、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名譽會長趙惠芳在開幕式上分別致辭,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陳家慶主持開幕式。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劉穎致辭
首先,劉穎書記代表學校向參會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介紹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的歷史淵源、事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學科專業轉型的成效以及未來發展的重點努力方向,并表示將以此為契機促進學校會計審計學科專業更好發展。劉穎強調,推動會計守正創新發展,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和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等深化改革任務,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積極推動會計與數字化、與工科相結合,促進會計理論研究與產業、科技實踐交叉融合,為學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會計學會副秘書長徐欣致辭
中國會計學會副秘書長徐欣在致辭中表示,此次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會計守正創新”為主題年會會議召開得很及時,他強調,堅持會計守正創新,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結合高等工科院校的獨特優勢,通過準確把握會計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根本要求,重點聚焦會計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理論攻關、加快構建中國自主會計知識體系等,扎實做好會計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

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名譽會長趙惠芳教授致辭
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名譽會長趙惠芳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分會的歷史沿革與特色優勢。她表示,分會有責任秉承工科特色,發揮自身在數理基礎、學科融合方面的優勢條件,堅持特色發展、創新發展之路,進一步推動會計學科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守正創新,加快構建會計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陳家慶教授主持開幕式
二、主題報告
26日上午主題報告由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副會長、上海電力大學總會計師、上海電機學院總會計師、上海海事大學張川教授,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副會長、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王澤霞教授主持。秦榮生教授、王立彥教授、王化成教授、朱衛東教授共同為大會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秦榮生教授作主題報告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秦榮生教授以《數字化與會計未來發展趨勢》為題,指出數據價值的實現需要通過多種渠道實現,包括在應用場景下發揮價值、經過加工釋放價值、在業務運行過程中產生價值、在人工智能應用中發揮價值,并從實施個性化的會計服務、提供及時性的會計數據、實施數據導向的智能會計、加強數據的核算和管理、編制和披露可持續報告、建設數智化的會計體系、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才、建構會計學自主知識體系等八個方面系統闡述了數字化時代會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北京大學王立彥教授作主題報告
《中國會計評論》主編、北京大學王立彥教授以《數據要素、數據資源與數據資產:統計-會計-審計視角》為題,從統計數據的“增加值”視角提出“數據資產入表”這一微觀會計實踐給會計審計前沿研究帶來的影響;結合具體案例,圍繞數據資產入表的目的、影響后果、數據權屬、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公共數據資源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會計審計研究專題,為會計專題創新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中國人民大學王化成教授作主題報告
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王化成教授以《中醫基礎理論與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為題,結合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和卡普蘭的企業戰略地圖,提出成功的人生該如何做好準備;結合中醫的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及環境學說三個重要基礎理論,構建了新的財務管理結構框架,強調了內外部環境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結合具體案例分析指出企業應響應國家戰略調整自身的財務和運營策略、企業財務活動和經營活動之間需要均衡、企業理財與外部環境之間需要協調。

分會會長 合肥工業大學朱衛東教授作主題報告
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會長、合肥工業大學朱衛東教授以《基于多維證據組學優化的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理論與方法》為題,從財務風險預警與醫生診斷疾病的相似性,提出借鑒生命科學中的組學機器學習技術,能夠為會計學科發展引入前沿方法和理論,從財務風險預警研究一般性理論框架和評價體系的構建問題、非結構化財務風險信息的挖掘與提煉問題、多源信息的財務風險預警綜合評價問題等方面,指出在新技術環境下證據理論在財務預警中的應用與優勢,包括證據源質量特征提取、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效能提升等,并分享了研究團隊在財務預警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

分會副會長 上海電力大學總會計師張川教授主持主題報告

分會副會長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王澤霞教授主持主題報告
27日上午的主題報告分別由上海交通大學夏立軍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李海萍教授主持。楊棉之教授、陳宋生教授、周立云副總經理向大會介紹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

北京科技大學楊棉之教授作主題報告
教育部高等學校會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楊棉之教授以《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財務評價體系與實現路徑》為題,強調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呈現,提出構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五維模型及理論分析框架,并遵循“過程導向”與“結果導向”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財務評價體系,并進行高質量發展實現路徑分析和實現路徑選擇策略。

北京理工大學陳宋生教授作主題報告
中國審計學會教育分會副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陳宋生教授以《大語言模型(LLMs)對會計審計研究的影響》為題,介紹了大語言模型在會計垂直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應用方面取得的進展,分享了研究團隊形成的一系列相關成果,指出大語言模型依靠強大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海量的參數規模和深度學習的架構,在會計審計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審計部周立云副總經理作主題報告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審計部周立云副總經理以《以新質生產力驅動內部審計數智化轉型升級》為題,結合新質生產力與審計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聯系,介紹了具體國有企業的審計工作轉型思路目標和審計數智化轉型的方法路徑,指出新質生產力驅動內部審計的數智化轉型的關鍵是新型數字化審計平臺建設、數據資源體系和審計數智模型構建等,并從審計數據標準化建設、業務場景設計、算法算力、大模型的引入以及數智化人才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未來研究與實踐的展望。

上海交通大學夏立軍教授主持主題報告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李海萍教授主持主題報告
三、平行論壇分會場
本次年會設了八個平行論壇分會場。26日下午,八個分論壇分別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會計創新,新質生產力與會計、審計創新,“數據要素×”與會計、審計前沿研究,大數據、大模型與會計學科發展,可持續發展與會計、審計前沿研究等主題開展了研討,56位學者進行了現場論文匯報,與會專家、學者做出精彩點評和交流研討。
四、圓桌對話
27日上午的圓桌對話以“新質生產力與會計守正創新”為主題,由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副會長上海電力大學張川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學夏立軍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徐光華教授、大連理工大學李延喜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郭煒教授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新質生產力與會計守正創新”圓桌對話
夏立軍教授從會計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限可能”闡述了會計的守正創新,認為新質生產力中的高科技與會計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徐光華教授從書法的角度對“守正”和“創新”進行解釋,并認為新質生產力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與自然的聯動。李延喜教授從會計信息的視角談到了會計與新質生產力之間關系,認為會計是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過程中的真實記錄,生產力的發展需要會計信息的支持。郭煒教授從教育教學的角度闡述了“守正”和“創新”對會計人才培養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新質生產力對于新文科來講,可以通過深化與新工科的融合,提升文化軟實力。張川教授通過 “守正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解讀,向各位嘉賓提出問題,并總結出會計守正守的是會計服務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本質職能,會計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路徑。
五、閉幕式
年會閉幕式由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秘書長合肥工業大學張晨教授主持。

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秘書長張晨教授主持閉幕式
頒獎儀式上,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會長朱衛東教授、分會副會長張川教授和王澤霞教授為“優秀論文”的作者頒獎,名譽會長趙惠芳教授為“年度特殊貢獻獎”的獲得者頒獎。

優秀論文獎頒獎

年度特殊貢獻獎頒獎
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院長王波教授代表2025年年會承辦單位發言。她介紹了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的發展,以及承辦下屆年會的準備計劃。

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王波院長代表下屆年會承辦方發言
分會會長朱衛東教授作總結講話,他表示,此次年會經過精心組織和周到安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果豐碩,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交流建議和專業意見為會計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和啟發,有效提升了高等工科院校的學術水平。年會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會長朱衛東教授總結講話
六、常務理事會
10月25日晚,在2024年學術年會召開的前夕,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召開了常務理事會,對分會重點工作進行了研討。按照個人申請、單位推薦、常務理事會醞釀的程序,對分會成員調整進行了醞釀推薦。根據理事單位的申請,常務理事會審議確定了2025年常務理事會和2026年學術年會的承辦單位。10月26日晚的常務理事會對八個分會場主持人推薦的優秀論文進行評選,根據承辦方的推薦評選出年度特殊貢獻獎。

全體參會人員合影
據悉,本次學術年會是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審計學科舉辦的重要學術會議之一,會議的成功舉辦對提升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會計審計學科知名度和影響力、強化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未來經濟管理學院將繼續立足中國式現代化背景,圍繞會計審計學術研究開展系列學術研討活動,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北京地區的會計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
(撰稿:王永哲 審核:李海萍 簽發:李峰)
| 學校主頁 | 聯系我們 |
版權所有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2023-2028 郵編:102600 地址:北京市大興區清源北路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