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經濟管理學院榜樣人物風采展示(一)
陳清鈮,女,漢族,1997年12月生,湖南岳陽人,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BIPT能源環境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2020級碩士研究生,2022年10加入中國共產黨。
本科畢業于應急管理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本科期間擔任校團委藝術團現代舞隊副隊長等職務,榮獲“河北省省級三好學生”、“河北省省級優秀畢業生”、“校級優秀畢業生”等多項榮譽稱號,并連續三年獲得學校學業獎學金。本科期間,曾赴美到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高校進行短期學習,獲得哈佛大學通識課程的培訓證書。
在碩士期間,主要研究方向為可再生能源經濟。參與“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電價動態補貼機制研究”等多項的研究工作,主持我校“‘雙碳’目標下可再生能源電價影響因素研究(2020-2023)”課題項目。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2021年參加第十一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負責項目方案設計、實驗結果及分析、結題報告撰寫等,作品“民生之基礎、健康之港灣——大興區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調查”獲北京市三等獎;發表論文1篇。曾獲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一等學業獎學金”、“優秀研究生干部”、優秀研究生”等,成功獲評2022年度“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北京市三好學生”榮譽稱號。現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校研究生會主席、婦女聯合會學院研究生代表、校作風建設監督員等職務。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陳清鈮認為“勤能補拙,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研究生入學以來,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10點,都能在辦公室見到陳清鈮的身影。堅持每天閱讀文獻,不加班不熬夜,規律作息,既保證了每天的任務量,同時也利用閑暇時間進行運動、讀書。同時,她任職校研究生會主席,主持研究生會各項工作,工作上認真負責,出色完成黨、團各項任務,籌備、組織與策劃各類學術交流會、晚會等工作,有較強組織能力,為我校研究生科研、成才、生活服務等方面作出努力,這段寶貴任職經歷使她更加充實、增加了自身閱歷。
群居不倚,獨立不懼 。科研之路注定是充滿艱難險阻的,必須做好不斷被質疑被否定、不斷調整心態重新上路、不斷改進提升的準備。陳清鈮認為學無常師,要善于向身邊各種有長處的人學習請教,主動與身邊優秀的同學交流溝通,積極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并主動向優秀的人學習看齊。
在遇到問題時,陳清鈮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及時與導師、同門交流探討,這樣困惑很久的問題也許會迎刃而解,甚至迸發出一個更好的想法。“守少則固,力專則強”,當持之以恒、專注于學成為一種習慣,它們將內化為科研路上的不懈動力,不斷認識自我、挑戰自我、完善自我。
保持熱愛,奔赴山海。作家托爾金曾說過的,“真正的教育是一個沒有終局的故事,它包含著一次又一次的出發、慣常性的重新開始、持續不斷的自我更新”。
面對漫漫前路,陳清鈮除了有勇往直前的勇氣,還飽含對美好生活的祈望,有自己一兩愛好,放松自己,勞逸結合。閑暇之余,她會選擇參與志愿活動、看電影來放松心情,亦或是與朋友一起爬山、跳舞等來點綴生活。陳清鈮認為勞逸結合非常重要,認真學習工作之后,去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比較放松的事情,既可以讓身心得到休整,又可以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和高效的學習工作效率。
時間像是倒在掌中的水,無論你是攤開還是緊握,終究還是會從指縫中一滴滴流淌干凈。美好的事情也很少會立即發生,注定會經歷跌宕反復和長時間的等待。學習需要自己付出,生活需要自己把握,未來需要自己爭取,里爾克說過,“凝視過天空的人,終將贊揚這天空”,當今后我們回望研究生期間這段拼搏奮斗的時光,會深刻體會到經歷過的一切賦予我們的意義。
所以,從現在開始牢牢緊握住青春時光,不負光陰,不負華年,以夢為馬,一直向前奔跑吧!
(撰稿:陳清鈮 審核:劉踐豐 簽發:王鵬)
| 學校主頁 | 聯系我們 |
版權所有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2023-2028 郵編:102600 地址:北京市大興區清源北路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