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教學團隊建設與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以及《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教學團隊建設的原則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開展教學團隊建設工作,進一步推動我校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創新能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 教學團隊建設目標與基本原則
第二條 教學團隊建設的目標
教學團隊建設是促進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和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基礎。學校通過遴選并建設有良好的實踐基礎和合作關系,已取得突出的教學成果的教學團隊,培育一批校級、市級和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全面帶動教學基層組織和教學團隊合作機制的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課程建設和專業建設,開發優質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進教學隊伍的老中青相結合,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促進教學隊伍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規模適度、結構優化、充滿活力的教學團隊;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最終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學校計劃到2010年,建成校級“優秀教學團隊”20個左右,市級優秀教學團隊3-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2個。
第三條 教學團隊建設的基本原則
教學團隊建設應當以系列課程或專業為建設平臺,以深化教學改革與教育創新為動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建立科學的競爭與合作機制,完善的管理制度,創造寬松而嚴謹的教學與學術環境。在教學團隊建設工作中應當遵循以下的原則:
1.注重師德建設的原則。團隊教師應當具備高尚的師德風范,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2.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原則。教學團隊的建設應當與科研工作緊密結合,采取措施激勵教學水平高、學術造詣高的優秀教師進入教學團隊,充分發揮他們在學術和教學中的傳幫帶作用,使學生接受不同風格的學術熏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團隊建設與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實驗室(中心)建設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建設高水平的教學團隊,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突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原則。樹立具有時代特征的教育質量觀,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自學能力、交流能力、團隊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
5.資源整合的原則。切實發揮系、教研室、實驗室(中心)、實訓基地在開展教學討論、交流教學經驗、研究教學改革中的基礎性作用,在此前提下,鼓勵組建跨專業或跨教研室、跨院(系)的教學團隊,開展多種模式的教學改革實踐,充分發揮校內的教學資源優勢,積極開發校外優質教學資源。
6.教學團隊水平整體提升的原則。落實教學團隊的教師培養和梯隊建設工作,提升教學團隊的整體教學與科研水平,并發揮示范和帶頭作用。
第三章 教學團隊的申報與評審
第四條 申報與遴選條件
1.團隊結構。教學團隊應以系、教研室、實驗室(中心)、實訓基地等為建設單位,以系列課程或專業為建設平臺,在多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團隊;具有明確的發展目標、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隊結構,老中青搭配、職稱和知識結構合理,在指導和激勵中青年教師提高業務水平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在遴選校級教學團隊時,學校將重點向受益面大的公共基礎課教學團隊和有較強的工程教育能力的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傾斜,并鼓勵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組建跨院系教學團隊。校級教學團隊一般由5人以上組成,團隊帶頭人應為教授,原則上應有2名副教授以上崗位教師,主要成員應具備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
2.團隊帶頭人。團隊帶頭人應由本學科(專業)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在職教授擔任。團隊帶頭人應長期致力于本團隊應承擔的教學建設與改革工作,熟悉教育教學規律,熱愛育人事業,師德高尚,治學嚴謹;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為本科生授課,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效果優秀,教學成果突出;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和較強的組織、管理和領導能力;熟悉團隊承擔教學任務的各個環節,特別是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或實踐教學等方面,能夠把握總體發展趨勢,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原則上一名教授只能擔任一個教學團隊的帶頭人。
3.教學工作。承擔本科教學工作,將教學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了解本學科(專業)、行業現狀,追蹤學科(專業)前沿,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科學,教學手段先進,重視實驗、實踐性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學生受益面廣。在教學工作中有很強的質量意識和完整、有效、可持續改進的教學質量管理措施。教學團隊的整體教學效果好,無教學事故發生。
4.教學建設與改革。積極參加教學改革與創新,并把相應成果運用到教學活動中,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改革的研究,積極開展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多媒體課件建設和網絡課程建設,著力培育各級教學成果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近五年來,教學團隊(或其骨干成員)在各級教學名師獎、校級(含)以上教學成果獎、校級(含)以上精品課程等多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
第五條 申報與評選程序
1.擬申報校級教學團隊的帶頭人,召集團隊成員對照申報與遴選條件,討論團隊建設方案并填寫《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校級教學團隊推薦表》并向團隊帶頭人所在單位申報,跨院系團隊有來自其他單位成員的,須經所在單位同意。在建校級教學團隊可申報參評市級教學團隊;
2.經教學學院(系)教學工作委員會集中討論評審,確定向學校推薦校級教學團隊名單,以及在建校級教學團隊參評市級教學團隊推薦名單;
3.教務處進行形式審查;
4.被推薦教學團隊的帶頭人在教學工作委員會上匯報并答辯,教學工作委員會討論確定校級教學團隊推薦名單和參評市級優秀教學團隊推薦名單;
5.經公示(三個工作日)后,報學校行政辦公會研究批準,發文公布。
第四章 教學團隊建設項目的管理
第六條 學校以項目方式開展校級、市級和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建設,學校鼓勵教學院(系)組建院(系)級教學團隊。市級以上的教學團隊根據相關文件和通知的精神加強建設。教學團隊建設實行三級管理,教務處負責立項申報、中期檢查、結項驗收;教學團隊所在學院(系)負責監督、管理;教學團隊帶頭人負責制定團隊的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全面完成團隊建設任務并充分發揮團隊的示范作用。
第七條 學校每年給校級教學團隊撥付建設經費3萬元,連續資助3年。建設經費的使用由團隊帶頭人負責管理,嚴格按《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引導教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辦法(試行)》相關條款列支,必須??顚S?,不得挪作他用。
第八條 在三年建設期內,各教學院(系)應加強校級教學團隊的管理;學校將組織專家組進行中期檢查。對于未按既定計劃完成建設任務、教學團隊成員在建設期內連續發生重大教學事故、教學團隊成員教學質量明顯下降、團隊帶頭人未經審批發生不利于團隊建設的變更,學校將視情況提出整改意見或取消經費資助。
第九條 建設期滿后,教學團隊需提交教學團隊建設總結報告,學校組織專家進行評估驗收,全面完成了建設任務并取得教學改革與建設突出成績的校級教學團隊,將被授予校級“優秀教學團隊”稱號,有效期三年。
第十條 對于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學校將在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優秀教學獎、教學成果獎等的申報與評審方面予以傾斜。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一條 教學團隊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或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學校將從引導教學公用經費中配套建設經費。
第十二條 本實施辦法自發布之日起開始執行,由教務處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