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舉辦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級決賽線上現場賽
6月7日下午,我校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級決賽線上現場賽在學校學科競賽服務平臺舉行。

學校副校長陳家慶、教務處處長戴波、研究生處處長陳飛、學生處處長孔惠、教務處副處長李海萍、學生處副處長郭俊濤、校團委副書記崔洋及部分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主要負責人出席比賽;北京中科致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閆循華、天津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鄭立鵬、東北石油大學 創新創業學院院長耿岱、西南石油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 張磊、北京郵電大學葉培大創新創業學院基地主任韓康榕、河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負責人王科、北京創孵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科宇七位校外專家作為評委和嘉賓出席本次大賽。

學校副校長陳家慶作大賽致辭。首先陳家慶副校長代表學校向今天到場的七位評委專家表示感謝,向協辦單位中科致遠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們表示感謝,向今天入圍決賽的21支隊伍的所有同學們表示祝賀。陳家慶副校長表示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學校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通過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及學科競賽打造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通過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陳家慶副校長指出,我們學校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學科競賽,每年學校組織學生參與的學科競賽賽事超100項,參與學生達5000多人次,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900余項,獲獎人次數超2500人次。在歷年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市賽區比賽中,我校參賽隊數、參賽學生數均居北京高校前列,已連續第四年獲得優秀組織獎。今年,在學校各部門及教學單位的積極組織下,互聯網+大賽參賽項目數量、參與學生人次再次創歷屆新高,報名參賽項目達578項,參加學生人數達2652人,這充分展示了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和能力。今天的線上現場答辯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次與專家面對面深度交流的機會,期待我們的參賽選手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展示出團隊的創新風采;期待參賽團隊以此大賽為契機,汲取專家意見,精心打磨,提升參賽作品,以更好的創意、更高的水平沖擊市賽、國賽。

校級決賽線上現場賽中,入圍的21個項目團隊依次精彩亮相,各項目團隊采用視頻及PPT演示文稿,從市場需求分析、目標客戶定位、產品服務特色、商業模式架構、市場營銷策略、團隊成員組成、財務報表分析、風險融資控制、產品樣品展示等方面向評審專家及參會人員全方位展示了項目內容。評委從項目的創新點、可行性、商業模式、賽道選擇、材料完備、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評審專家賽后對比賽整體情況進行了總結點評。
|
|
|
|
|
|
經過近六個小時的在線路演及評審,評委組專家根據大賽評審規則,在綜合考慮創新性、商業性、團隊情況、社會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給出最終得分,角逐出了高教主賽道金獎1個,銀獎2個,銅獎3個;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金獎1個,銀獎1個,銅獎1個。為市賽甚至國賽,評選出了更有價值和前景的參賽項目。
校級決賽后,教務處將邀請全國知名高校創新創業專家對入圍北京市賽的項目團隊再次進行集中培訓、打磨指導,進一步優化項目結構、提升項目質量,為北京市賽做好全方位準備。
【本屆校賽變化之一——啟用學科競賽服務平臺】

從項目及團隊的建立到尋找指導教師指導項目,商業計劃書的撰寫,路演PPT的制作等事項,均可以在學科競賽服務平臺快速高質量的完成,根據角色與能力分工協作,提升團隊效率。
從校初賽網評到校決賽路演,系統的評審與輔導,整個環節流程順暢、可控。
學科競賽服務平臺不僅提升了項目管理效率、還確保了學生項目信息的安全與統計分析數據的便利性。
【本屆校賽變化之二——培訓營貫穿每一個環節】
|
|
|
|
學校與中科致遠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合作,校企雙方共同開展了針對團隊的賽前、賽中培訓,從大賽講座、項目分享到經驗交流,整體讓同學對大賽政策、比賽規則、理論方法、商業計劃、優秀項目等有全面的認識。
【本屆校賽變化之三——評審專家一對一專屬輔導】


本次校賽針對重點項目進行2輪一對一的項目指導,參與項目的團隊近50次,參與指導的專家共10人次。專家在項目指導中,對學生團隊在項目立意、內容、結構、設計、演講、表達等方面提出寶貴的建議,提升了項目的整體水平。
教務處
2022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