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培訓·名家講堂”助力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備戰
—— 朱紅鈞教授解析教創賽“三問”
2月27日晚,教務處策劃的“賽前培訓·名家講堂”活動通過騰訊會議圓滿舉行。本次活動旨在為即將舉辦的第二屆校級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暨第五屆北京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賦能,特邀西南石油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新工科正高組)一等獎獲獎者朱紅鈞教授作專題講座。由教務處副處長崔麗敏主持,全校各學院(部)近150名教師線上參與,共同探索教學創新的破局之道。

崔麗敏副處長主持:以賽為媒,賦能教學改革
活動伊始,崔麗敏副處長代表學校對朱紅鈞教授及參會教師表示歡迎,并強調教學創新大賽對推動課堂革命、培育教學團隊的重要意義,以賽為媒,賦能教學改革。她指出:“大賽不僅是競技平臺,更是教師能力提升的‘練兵場’。希望全體教師通過本次培訓,精準把握創新方向,以賽促教、以賽提質。”
朱紅鈞教授開講:直擊教創賽“破局三問”
朱紅鈞教授以《破局·立新·致遠:教創賽進階三問與實踐啟示》為題,從“何謂、為何、何為”三大維度展開深度解讀:

一、什么是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
朱教授結合教育部政策導向,指出大賽以“四新建設”為引領,聚焦課程痛點與育人實效,是助力教師從“經驗型”向“創新型”轉型的關鍵抓手。他強調:“教學創新需圍繞學生發展需求,以解決真實問題為核心,打造‘有深度、有溫度、有挑戰’的課堂。”
二、為什么舉辦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
通過多所高校的典型案例,朱教授剖析大賽對推動教學改革“從虛到實”的深層作用:“大賽不僅能提煉優秀經驗,更能構建教師成長共同體,帶動全校教學質量的螺旋式上升。”
三、怎樣準備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
朱教授提出“三步法”策略:一是“破局”——立足課程痛點與行業需求,明確創新靶點;二是“立新”——融合智慧教學手段,設計“一主線、兩融合、三層次”的教學模式;三是“致遠——以實踐效果為標尺,形成可推廣的創新范式。他還特別提醒:“材料要突出數據支撐與邏輯閉環,答辯須直擊評審核心關切。”
互動問答:三位教師現場交流“解疑釋惑”

講座結束后,朱紅鈞教授參會教師進行線上互動,圍繞“創新成果的可衡量性”“課程思政自然融入”“素質目標達成度評價”“課程成績評定”等問題展開研討。現場討論金句頻出,與會教師紛紛表示朱教授的報告“既有高度,更接地氣”、“既明確了備賽路徑,更深化了對教學本質的理解。”。
兩個半小時的講座與互動結束后,崔麗敏副處長總結表示,本次活動通過“名師引路+實戰研討”的形式,為教師提供了“理念更新與方法落地”的雙重指引。下一步,教務處將針對備賽重點環節開展專題工作坊與一對一輔導,助力教師在大賽中展現風采,將創新成果反哺課堂。
第二屆校級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已經啟動,優秀教師將代表學校參與第五屆北京市級賽事角逐,以創新實踐回應新時代育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