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教育強國戰略 鍛造新時代育人標桿
——我校骨干團隊參加“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和教學改革示范案例申報培訓會”
4月25日,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和教學改革示范案例申報培訓會”在北京會議中心東會議廳隆重舉行。此次培訓旨在進一步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助力北京高校在教學成果獎申報方面取得優異成績。我校由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家慶帶隊,率教務處處長王騰、研究生處處長陳飛及各教學單位分管領導、申報骨干近50人參加培訓。

在培訓會上,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王戰軍教授以 “加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培育‘國家教學成果獎’” 為題作專題講座。王教授強調,申報國家教學成果獎需精準把握政策導向,緊密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等頂層設計,以 “立德樹人” 為核心,服務教育強國戰略。他指出,該獎項作為我國教育教學領域最高榮譽,不僅是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 “試金石”,更是“后發國家”培育拔尖創新人才的戰略抓手,在數智時代兼具創新 “發動機” 與改革 “催化劑” 雙重屬性,需從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評價體系等維度系統推進教育創新。針對申報要點,王教授詳細解讀了成果申報的硬性門檻、成果完成人的資歷要求、把握評審重要導向等關鍵內容。結合2022年研究生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成果《創新驅動、融合育人、追求卓越——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實踐,王教授分享了北京理工大學持續推進研究生教育學人才培養與發展的經驗,歷經10余年探索走出了一條成建制、系統化、可持續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新路,揭示了高水平教學成果需要歷經“十年磨一劍”的持續深耕。他強調,教學成果的培育要以問題導向破解人才培養痛點、以真抓實干夯實實踐根基、以成果轉化擴大社會輻射,為高校提煉特色成果提供了可借鑒的“范式”。

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蔣毅堅教授以“教育教學改革示范案例申報要點”為題,詳細講解了教育教學改革示范案例的內涵、教學成果與示范案例的區別和聯系、教育教學改革示范案例的申報流程及注意事項等。他指出,優秀的教學成果應具備獨創性、新穎性和實用性,并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產生顯著效果。蔣教授結合具體案例,深入剖析了如何提煉成果的創新點、撰寫高質量的申報材料以及展示成果的應用效果和示范推廣價值。他特別提到關注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的重點領域,如“大思政”教育、產教融合等,以契合時代需求。他還演示了如何撰寫優秀案例,從背景、目標、實施到成效評估,并給出了具體建議。

參訓教師一致表示,此次培訓站位高遠、內容詳實、指導精準,既有對國家教育政策的深刻解讀,又有對申報要點的細致剖析,令人深受啟發。通過專家對教學成果獎申報的系統講解和典型案例的深度分析,教師們不僅拓寬了視野,更掌握了成果凝練、材料撰寫和特色挖掘的關鍵方法,為后續申報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校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迅速開展教學成果申報專題研討活動,圍繞培訓內容開展深入交流,進一步消化吸收新理念、新思路,加快修改和打磨申報材料,確保將培訓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的申報書,助力教學成果培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供稿:金紅梅 審核:崔麗敏 王騰)
教務處 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辦公室
2025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