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所介紹
精密電磁裝備與先進測量技術研究所(簡稱“精密所”)成立于2016年,由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下屬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和工程師學院跨學院組建,是支撐學校機械工程北京市高精尖學科(與清華大學共建)的院級重點科研機構之一。擁有中航工業特級專家1人、北京市“高創計劃”2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近30人。主要從事磁懸浮軸承技術及應用研究,具體包括Mini/Micro LED巨量轉移與芯片修復裝備、磁懸浮RGV智能傳輸系統、航天器磁懸浮慣性執行與測量機構、武器裝備減搖用洛倫茲磁懸浮慣性平臺和大功率磁懸浮透平機。已交付的15Nms磁懸浮動量輪、微小機械動量輪、天線指向機構模擬器和快速發射旋轉調制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實踐九號”衛星(2012年)、“一箭二十星”(2016年)、“寬幅衛星”(2017年)、“中繼衛星”(2017年)、“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2019年)、“谷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2020年、2021年)等數十顆衛星火箭型號,至今工作正常。
(二)團隊負責人介紹
劉強,男,1983年生,江西九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前沿學院特聘研究員,解放軍航天工程大學非現役博士研究生導師,天津工業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先后承擔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裝備部探索預研項目、軍委科技委基礎預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教委人才項目等30余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40余篇,出版教材2部,學術著作1部,授權發明專利50余項。先后榮獲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2021年)、中國商業聯合會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2021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二等獎(2019年)、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18年)、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發明專利金獎(2022)、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優秀獎(2021年)、國防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金獎(2020年)、北京市發明專利特等獎(2019年)、國際發明專利銀獎(2018)。擔任中央軍委快速響應項目會評專家、國家自然基金委同行評議專家、工信部科工局國防基礎科研項目會評專家、國家精密裝配技術專業委員會中機生產工程分會委員、北京市組織部青年專家、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成果鑒定會評專家、《Electronics Letters》國際期刊副主編、《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國際期刊客座主編。入選北京市委組織部“高創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青年拔尖人才(2018年)和北京市“新國門”優秀青年人才(2020年)。
(三)團隊成員
吳波 俞建榮 王偉 席軍 盛沙(信息學院) 李晶(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