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影视资源影视基地在线播放高清版 ,八戒八戒神马影院在线观_DVD免费观看电视剧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師資隊伍 團隊建設

團隊建設

機械系-科研團隊-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周燦豐

網站資料(2022年5月23日)

 

團隊名稱: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團隊簡介:

中心發展

2000年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開始水下焊接技術研究,2002年成立水下焊接研究組,2006年成立海洋工程連接技術研究中心,2010年海洋工程連接技術研究中心發展成為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研究中心,并列入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計劃。

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of Energy Engineering Advanced Joining Technology,簡稱EEAJT),作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為依托,聯合聯合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國核電站運行服務技術有限公司、唐山開元企業集團等企業進行共建。

中心宗旨

中心的宗旨是校企合作、服務工程,實施能源工程連接領域的技術轉移,向企業提供先進的工程化成套技術。一方面,解決企業發展提出的現實技術課題,迅速突破瓶頸制約、形成生產力,另一方面,開展具備工程應用潛力的前沿課題研究,為企業持續健康科學發展提供技術儲備。能源工程連接中心既是學術研究的舞臺,也是研究成果轉化的中試基地。

研究方向

中心下設四個研究方向:水下焊接工藝與設備、焊接自動化與智能化機器人應用、先進焊接制造與智能作業裝備、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其中,水下焊接和焊接自動化兩個方向是中心傳統優勢方向,在國內居領先地位,在國外有一定影響。

研究人員

中心現有固定研究人員48人,客座人員6人,其中高級職稱28人、中級職稱16人、實驗人員10人。能源連接北京工程研究中心下設技術委員會,由學校、企業、學會、協會的12名技術專家組成,其中教授5人、高級工程師7人。

實驗室

研究中心實驗室由學校實驗室和共建企業實驗室組成。學校實驗室面積2000平方米,下設高壓焊接實驗室、核電水下焊接實驗室、試驗水池與試驗水槽、鋼結構疲勞實驗室、焊接自動化技術實驗室、機器人焊接實驗室、激光焊接實驗室、摩擦疊焊實驗室、核電焊接實驗室、海洋工程焊接實驗室、能源工程檢測與監測技術實驗室、無損探傷與力學性能實驗室,并建有數控加工車間。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焊接實驗室、理化實驗室。國核電站運行服務技術有限公司擁有核工業無損檢測中心、核電站模擬體廠房。唐山開元企業集團建有專業研究機構-焊接自動化技術研究所,并擁有焊接實驗車間。

研究成果

近10年來,研究中心在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等的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科技成果,尤其是在水下焊接和焊接自動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截至目前,完成863計劃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防科工委項目1項、北京市自然基金2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在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2本,獲得專利授權20項。

 

團隊成員:焦向東教授、周燦豐教授、荊豐梅教授、朱加雷教授、高輝副教授、羅雨副教授、黃松濤副教授、康舉副教授、劉正文講師、趙曉鑫講師、李守根講師、張江海、王倩

 

成員簡介:

高輝副教授

高輝(1981-),男,博士,副教授,,先進焊接制造與智能作業裝備方向負責人。長期從事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焊接工藝及焊接自動化、水下焊接及水下維修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工作?,F任北京市高校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深水油氣管線關鍵技術與裝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海洋工程領域網評專家、星光星凱達舞臺設備有限公司外聘專家、中海輝固(深圳)地學服務有限公司外聘專家、天津津磨機床有限公司外聘專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北京市教委項目1項、企業橫向課題18項,科研經費近600萬元,部分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并用于現場施工作業。參與完成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2項、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1項、國家“863”計劃探索性項目1項、國防科工委重大項目1項,獲中國鐵路總公司科學技術特等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先后在國內外專業雜志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作為主要發明(設計)人獲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培養碩士研究生近30名。

 

趙曉鑫講師

趙曉鑫(1987-),男,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無損檢測工程師。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于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從事無損檢測技術開發工作。2020年6月于天津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2020年11月至今在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任教。從事基于斷裂力學的焊接結構完整性評價理論及有限元仿真、焊接過程溫度場與殘余應力場仿真、水下焊接與修復、無損檢測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校交叉學科項目1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企業委托項目多項。迄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SCI/EI收錄7篇,參編國家標準2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1項。

 

李守根講師

李守根(1990-),男,博士、講師。2015年7月在北京林業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系獲學士學位,2021年7月在北京林業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21年9月到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2015年以來主要從農林自動化裝備、精準植保研究,作為骨干連續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林業局948項目、北京林業大學青年教師中長期項目,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4篇,其中SCI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