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教研室教師精心開展線上教學
根據學校疫情防控總體安排和學校新學期本科教學保障工作預案要求,力爭做到疫情防控期間“延期開學不停教、延期開學不停學”,近一個多月來,機械基礎教研室全體教師團結協作,多次研討,切實做好新學期在線教學工作。
面對線上教學新模式,承擔機械設計與制造一課程的4名教師積極應對,根據課程教學特點,經過組內多次交流,重新設計了教學方案、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采取了多種積極有效的網絡教學措施,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的教學熱情、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做到有所學有所得,較好保證了教學的效果,采取以下有力措施:
一是多重教學群組建立,保障了教學的順利進行:建立了本學期2018級機械工程專業、機械電子專業4個班級的課程企業微信直播教學群、課程助教課代表微信群、課程教學互動答疑微信群,任課老師將在線教學的相關要求、操作說明、教學資料傳達給每位學生,并通過課代表加強教師與同學的交流、加強課程效果的監控。
二是課程組制定了詳實的教學方案,教學效果得到保障:經過多次比對,課程最終確定云班課+企業微信+微信互動的方式進行直播授課;課前布置學生使用云教材與云班課資源在線預習;課中任課教師通過云班課+企業微信+微信互動等進行線上直播授課和互動答疑;課后通過網絡測試+課后作業+定期答疑質疑等進行線上解惑,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監控學生學習狀態,并在課程群內及時公布學生們的階段學習成績,鼓勵+警示結合,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此外課后組內教師根據個人上課情況、作業情況,相互交流反饋,總結經驗和不足,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是開發制作教學視頻、電子課件、網絡測試等多種網絡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開課到現在已制作了包括課程教學視頻、習題研討視頻、ppt課件、單元測試、云教材等100多個課程資源,組織了頭腦風暴、項目學習、隨堂測驗、課后作業、輕直播或企業微信功能在線答疑等50多次教學活動,加強了與學生在線溝通與課后輔導。
四是課程思政不斷線,激發學生的民族責任感:通過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跡,激發為國奉獻的忘我精神;通過大國重器案例,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工匠精神;通過機械設計的嚴謹和工程安全案例,培養學生一絲不茍、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結合國內外防控形式的變化,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愛國熱忱與民族使命感,鼓勵學生自律學習。
蔡曉君教授說“教師的責任感,鞭策我們在非常時期要以更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教學。雖然是網上教學,但教學標準、教學要求決不能降低”。錄制教學視頻、撰寫云教材、建設網絡課程資源,教學互動中,學生們感受到了教師的殷切期望,學習熱情高漲,從而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張洪偉老師提出要結合線上課程融入課程思政教育,傳遞抗擊疫情正能量,鼓勵學生加強自律,主動學習,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竇艷濤老師提出要在實踐中與學生不斷磨合,提高效果,督促加強學習的自律性。作為一名青年教師,韓峰老師提出要認真探求教學方式的改變,加強與課程組內教師的交流,全力作好線上教學準備工作,保證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疫情終將過去,教學有序推進,機械基礎教研室的老師們用自己的堅守和學識為打贏疫情阻擊戰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圖/文:機械基礎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