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師勇擔當,線上教學顯神通
新學期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我們的教學由傳統的線下模式轉變為全程線上授課方式。新的教學模式必然帶來新的挑戰,在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的特殊時期,工程圖學教研室注重識別和培養后備力量,發揮骨干教師才干與能力,帶領大家迎難而上,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努力學習新的教學工具,有效解決了諸多網上操作小問題,使大家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贏得了開課前的教學準備時間,有效保證第一周順利開課和教學效果。
孫軼紅老師對錄課軟件、錄課方式以及藍墨云班課的使用都比較有經驗。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向她請教,孫老師也很耐心細致地提供幫助。孫老師還設計了詳盡細致的線上教學活動,頭腦風暴、在線測試、課上與學生一對一的練習點評、問題及時討論、作業在線點評和要求學生曬課程知識點總結和筆記等。擴充了測試題庫的內容,制作了習題解答的PPT和課程學習的拓展視頻等。這些都保證了線上課堂的教學效果,實現了學習成效不降低、學習過程不走樣。
仵亞紅老師說:新學期的挑戰就是如何在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不見面的情況下,“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作為一線教師,我首先想到的問題是怎么上課?前期我游走于各種直播平臺,更多想到的是知識的傳遞方式,這是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后來我意識到只要能確保知識被學生有效地掌握,這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不直播上課也能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我重新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將《先進成圖技術應用與創新》這門課上課要求做成PPT、知識碎片化都錄成短視頻。提前把學習要求,學習資料放到云班課里,在微信群里提醒督促學生提前預習、自主學習。上課時段,我們在微信群、云班課分組在線討論、答疑。通過下課時交上來的作業分析判斷,學習效果甚至比傳統課堂還要好。
陳景皓老師為準備線上教學工作,積極參加教研室的教學討論活動,交流線上試課感受,參與教研室課程視頻錄制工作。同時,率先在中國大學MOOC中尋找適合我校的課程,探索其在新形式下線上教學的應用方式并分享給大家。在已經結束的第一周教學活動中,陳老師也逐漸體會到線上教學的優勢以及建立線上教學資源的必要性。因此,抓緊時間開發“工程圖學虛擬仿真教學試驗系統”軟件,期望盡快用于線上教學中,為日后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添磚加瓦。
第一周教學任務圓滿結束了,工程圖學教研室老師們為了“精準施教”,又對學生開展了“線上授課情況問卷調查”。在線教學對于學校、教師、學生都是巨大的挑戰,希望重回校園時我們都有巨大的進步。
張孟玫老師置身于工程圖學教研室濃厚的交流研討氛圍中,禁不住賦詩一首:
神州大地起風雷,
石化網課開新篇。
你方講罷我登場,
制圖老師當先鋒。
(文/圖: 丁喬/孫軼紅、仵亞紅、陳景皓)

曬筆記
頭腦風暴 線上討論

學生第一次課后提交的作業

虛擬仿真建設及分享大學慕課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