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深水油氣管線關鍵技術與裝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順利召開。本次會議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我校焦向東副校長、陳家慶副校長、機械工程學院吳波院長、中國海油集團公司工程建設部總工程師、學術委員會主任陳榮旗教授級高工、學術委員代表、重點實驗室團隊及學術骨干共六十余人參加了會議。

焦向東副校長致歡迎辭,感謝各位委員對重點實驗室發展所作的貢獻。陳家慶副校長代表學校聘任了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重點實驗室主任吳波教授從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合作交流等方面匯報了2021年重點實驗室的總體情況。在代表性科研成果展示階段,羅雨副教授匯報了“海洋平臺油氣立管管內缺陷自動化焊接維修系統研究”,石熠博士匯報了“管式動態旋流分離技術”,王凱副教授匯報了“油水交替輸送防腐技術初探”,鄧雅軍博士匯報了“直流式氣液旋流分離器的數值模擬及優化設計研究”。
匯報結束后,陳榮旗主任組織學術委員會研討了實驗室的建設情況,與會專家積極發言,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陳榮旗主任認為重點實驗室本年度的學科建設突破較大,科學研究成績突出,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學術交流活動豐富多彩,建議在“雙碳“國家戰略背景下,一方面結合自身行業發展,調整實驗室發展方向,契合國家戰略發展需求;另一方面保持實驗室的自身特色,強化海底管道研究,擴大實驗室傳統優勢,加強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最后,焦向東副校長致答謝辭,代表學校和重點實驗室對專家們的獻計獻策表示了感謝。
本次會議適逢“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期滿、第二屆學術委員會成立的一次重要會議,具有承前啟后的里程碑意義。學術委員會指導意見將在重點實驗室的未來發展方向、團隊重大課題申請、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成果鑒定與獎勵申報、校企合作交流等各個方面發揮積極的引領和驅動作用。重點實驗室將認真學習、消化和落實每一位專家在會上提出的寶貴意見,力爭在“十四五”期間使各項工作更上一個臺階,使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方向緊密契合國家和北京市的戰略方向,為實現 “雙碳”目標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