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教學與實驗中心前身是機械工程基礎及工程圖學等教研室,始于1978年建校之初。中心主要依托學校機械工程學科群,以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及試驗為基礎而建設,同時依托“機械設計及理論”研究方向,在高性能滾動軸承、過程裝備清洗裝置研發、抗疲勞制造及智能檢測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研究特色,實驗室與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同步。現任教師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7人。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教學名師1人。
中心擁有工程圖學實驗室、CAD教學中心、工程力學實驗室、材料力學性能實驗室、公差與技術測量實驗室、機械原理實驗室、機械零件實驗室、金相分析與熱處理實驗室、產品創新設計實驗室、機械結構強度及振動實驗室、機械工程學生CDIO工作室等,實驗面積約2000m2,設備總資產達1500萬元。
機械工程教學與實驗中心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形成了“強化工科基礎、提升創新能力、工程素質培養”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切實支撐學校全力打造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的辦學特色。所在“機械工程基礎教學育人團隊”為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
中心每年承擔全校機類、近機類和非機類相關專業50余門課程的教學實踐環節,涵蓋了機械工程、機器人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環境工程及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機械類本科生、研究生,從基礎到專業各個階段的教學實踐課程;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安全工程、制藥工程等學科的工程圖學基礎教學實驗。年受益學生數達3000人次,實驗人時數達4萬余學時。
自2015年以來,先后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主持/承擔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7項,省部級以上教學改革項目8項,校級重點教改項目19項,校級課程思政建設重點教改項目5項。發表教改論文60余篇。
《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及制造II》等兩門課程獲得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工程力學》、《機械基礎實驗》等兩門課程為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課件”。《機械制圖》課程2021年獲評“北京市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所在教學團隊同時被認定為“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近年來編寫完成藍墨云教材9本。機械基礎類核心100%全部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完成十余門課程云班課資源、試題、測試、頭腦風暴等建設。
中心建設“實驗教學-學科競賽-科學研究”等綜合實踐平臺,形成了穩定的長效實踐育人模式,近年來學生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獎項60余項;獲得市級學科競賽獎項300余項;學生申報授權國家發明和新型實用專利100余項,團隊多次獲得市級優秀組織獎和優秀指導教師獎。
近五年來團隊教師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次、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1人次、全國創新創業導師1人次、全國石油化工教學名師1人次、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教學名師1人次、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十佳教師”6人次、北京市微課比賽獲獎3人次、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青年基本功比賽獲獎5人次、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優秀教學獎獲獎10人次等。2018年獲得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第七屆師德先進集體、師德建設先進集體榮稱號,2019年獲得北京市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