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原名化工機械系,成立于1978年,是我校最早的系(部)之一;1990年更名為機械工程系;2000年學校機構改革,定名機械工程學院。學院現有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環境工程、機器人工程(2019年新增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2021年新增專業)5個對外招生本科專業,其中國家一流專業2個(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北京市一流重點建設專業1個(環境工程)、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2個(機械工程、環境工程),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個(機械工程)。學院擁有3個一級學科(機械工程、環境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其中北京市高精尖學科1個(機械工程),擁有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其中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機械工程、環境工程),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機械、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現有在校生1672人,其中本科生1421人、碩士研究生239人、博士研究生12人。
機械工程系隸屬于機械工程學院,成立于1978年,是我校最早的系(部)之一,歷經了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機械工程等四次專業調整與機器人工程新專業建設。現開辦機械工程、機器人工程兩個本科專業。2011年,依托“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機械工程領域獲批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試點;2018年,與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科開始共建;2019年,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2019年獲批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21年獲批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機械工程系現有骨干教師30余人,高級職稱占比80%,博士學位占比92%。其中北京市“高層次人才”、“長城學者”、“科技新星”、北京市優秀拔尖創新人才1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計劃入選者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1人。擁有特種機器人北京市科技創新團隊1個,機電測控技術基礎課程群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個。

機械工程專業是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制造等各種機械中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該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機電工程及自動化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業、高新技術公司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及技術分析,從事各種機械、機電產品及系統、設備、裝置的研究、設計、制造、控制、編程,數控設備的開發、計算機輔助編程,工業機器人及精密機電裝置、智能機械、微機械、動力機械等高新技術產品與系統的設計、制造、開發、應用研究,以及從事技術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個、北京市高精尖學科,是我校傳統優勢專業。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高教廳函[2019]46號),正式公布2019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認定了首批405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機械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
二次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本專業2016年通過了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進入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第一方陣”,2018年通過機械工程專業二次認證,有效期六年。是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試點專業,是“北京市光機電一體化人才培養和產學研基地”的主干專業,也是“光機電裝備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北京市機械電子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的重要支撐,是教育部“機電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核心專業。以學生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為導向,建立了融入學生科技活動的注重學生思考和動手實踐為一體的“學生發展路線圖”,引導學生主動實踐,大力推進和打造“校內→北京市→國家級”三級學科競賽和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學生參與率100%。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證書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機械工程學科與清華大學共建,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為專業高水平應用型學生培養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撐。

教學科研師資隊伍:本專業擁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為主要力量的本科教學科研師資隊伍,近五年來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國家04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十余項,承擔企業橫向研發科研數十項,吸引學生通過參加URT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項目和畢業設計等方式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踐鍛煉機會。


1. 國內讀研
近幾年畢業生深造院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等。
2.出國(境)深造
專業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和德國杜伊斯堡大學等多所國外大學建立合作關系,學生可以考取這些國外高校的公費國際合作交流項目,也可以申請前往其他國外高校學習深造。
3. 就業方向
機械工程專業在全國范圍屬于熱門專業,就業市場對本專業的學生需求較大。畢業生在國內外各類企業、設計院、研究所、高科技公司等單位從事機電設備和國家重大工程設備的設計制造、生產組織管理、應用技術研究以及經營管理等工作。代表性就業單位有: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安川首鋼機器人有限公司、北京電力設備總廠、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中車北京二七車輛有限公司、北京二七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寰球工程公司、北京北一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海航航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芯北方集成電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等,近幾年畢業生一次簽約率、就業率均在95%以上。
依托國家“雙一流”建設給本學科建設提供的良好機遇和外部環境,主動面對首都功能定位及區域經濟建設結構調整所帶來的挑戰,以北京市高精尖學科建設為本學科建設與發展提供的契機,本專業進一步凝練了本科生教育培養方案,構建了“以實驗與工藝技能訓練為基礎,以設計為主線,以工程訓練、科研訓練、學科競賽和企業學習為依托”的實踐教學體系。科學規劃機械工程專業本科培養計劃課程修讀路線規劃圖,為社會培養機械工程專業優質應用型人才。主修專業課有: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制造裝備設計、控制工程基礎、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PLC控制系統、機電系統仿真、有限元方法與應用、機器人技術等。

機械工程專業人才本科培養計劃課程架構圖
機械工程專業是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和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校外實踐基地,2個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的支撐專業。教學體系中含一門國家級一流課程和一門北京市精品課程。
|
|
機械工程專業是 “光機電裝備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能源裝備產業研究院” 3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先進的機器人技術、機器人系統集成技術等教學科研27個專業實驗室的支持專業。
|
|
|
|
|
|
可供本專業學生實踐和學習的實驗儀器設備總值4300余萬元,實驗室面積近3000平方米。
|
|
|
以學生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規劃教學課程與內容,制定了貫穿于四年培養周期的豐富實踐教學課程環節;詳細規劃出了機械工程專業先修課程關系和本科培養計劃課程修讀路線。

機械工程專業每年都組織本專業學生參加我國各類創新活動,例如“挑戰杯”、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互聯網+”大賽 等。
|
|
|
|
|
|
|
|
|
個人簡介 |
n 1994-1998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機械系 本科 n 1998-2000 北大方正科技有限公司 客戶經理 n 2000-2006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 大客戶經理 n 2007-2010 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 能源行業經理 n 2011-2012 艾斯本(中國)有限公司 能源行業總監 n 2013-2016 思愛普(中國)有限公司 能源行業總監 n 2017-至今北京虛實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CEO |
|
獲獎經歷 |
|
n 《中國青年數字經濟創業大賽》(銅獎) n 《中國工業互聯網APP軟件應用創新大賽》(一等獎) n 《第一財經》獨立女性 代言人
|
|
張金玉 |
|
《中國工業互聯網APP【軟件應用】 《第一財經》獨立女性 代言人 《AR+增強現實開放平臺》 創新大賽》 一等獎 |
|
|
個人簡介 |
n 陳文國,男,1974年09月生,甘肅靖遠人,黨員,高級工程師。1998年7月畢業于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工設備與機械專業,工學學士學位。2009年1月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專業,工程碩士。 n 1、 1994.9-1998.7就讀于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工設備與機械專業; n 2、 1998.7-2006.1在原蘭煉三葉公司從事設備管理工作,先后任維修車間副主任、主任; n 3、 2006.2-2007.2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工學院讀工程碩士化學工程專業,于2009年1月畢業; n 4、 2007.2-現今,先后任蘭州石化三葉公司生產科科長、設備科科長、6萬噸/年丁基橡膠項目組副組長、維修車間主任。 |
|
獲獎經歷 |
|
n 1、2004~2005年獲得蘭州石油化工公司優秀黨員稱號; n 2、2006年獲得蘭州石油化工公司首屆優秀青年榮譽稱號; |
|
陳文國 |
|
個人簡介 |
n 2007-2011北京石化學院\機械工程\學士 n 2013-2015雪城大學\航空工程\碩士 n 2015-2019都柏林大學\土木工程\博士 n 2011-2013清華大學\研究助理 n 2015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助理 n 2016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Arup\技術支持(借調) n 2015-2018都柏林大學\瑪麗居里研究員 |
|
獲獎經歷 |
|
n 歐盟瑪麗·居里獎學金 n 雪城大學碩士獎學金 n 教育部“春暉杯”全球創業大賽優勝獎 n 蘇州精英周“創贏太倉”愛爾蘭賽區優勝獎 n 愛爾蘭射擊比賽業余組銀牌 |
|
陳文國 |
|
|
|
|
個人簡介 |
n 1994.9-1998.7: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本科 大學期間一直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系學生會宣傳部長,主辦文學刊物《浪潮》,連續4年獲得二、三等獎學金,獲北京市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 n 1998.9-2001.6:北京化工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 碩士 在橡塑機械研究所學習,主要研究方向為特種高分子連續混煉和擠出成型裝備開發和工藝,跟隨導師參與和完成了多個國家級重點產學研工程項目、省部級縱向項目以及企業委托橫間課題。 n 2001.6-2006.5: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1研究所 工程師 在紅外應用部工作,主要負責軍品、民品的結構設計,曾參與多個國家、部委的科研和生產項目,負責殲偵8無人機換代結構設計。 n 2006.9—2010.7: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系 教師 主要講授機械課程設計、機械加工原理課程。 2011至今:中國農業工程學會 農業工程學報編輯部 資深編輯 《農業工程學報》1985年創刊,是美國《工程索引》(EI)收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農業工程學會主辦的全國性中文學術核心期刊, (2017版)復合影響因子為3.118、綜合影響因子為2.110 |
|
鮑洪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