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影视资源影视基地在线播放高清版 ,八戒八戒神马影院在线观_DVD免费观看电视剧

資訊空間

信息綜合

首頁» 資訊空間» 信息綜合

我校3項成果榮獲2021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發文時間:2021-12-08 撰稿人:代峰燕

近日,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公布了2021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我校有3項成果科技進步一等獎。

序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單位

主要完成人

1

油氣管網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油氣調控中心、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有限公司、昆侖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祁國成、劉昱、李國海、吳慶江、趙國新、閆峰、董秀娟、黃河、馬亮、王雨、許立偉、趙天浩、曹海軍、辛若家、陳冰

2

海上油田高含水強乳化釆出液高效分離關鍵技術與應用

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洛陽正遠石化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王春升、陳家慶、張明、尚超、姬宜朋、張志平、熊榮雷、鄭曉鵬、楊炳華、平朝春、黃松濤、王海燕、王艷紅、石熠、張寶生

3

天然氣管道泄漏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茂名檢測院、東北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佛山檢測院

沈書乾、程麗華、李棟、黃余、曹建樹、段志宏、曹福想、陳阮、王迪、林楠、范芳、謝永志、何建成、柯文麗

信息工程學院工控安全與智能控制研究所趙國新教授團隊完成的成果“油氣管網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我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科技進步一等獎劉昱副教授、趙國新教授分別排名第二、第五位。成果針對油氣管網設備分布廣、網絡拓撲結構復雜等特點,研發了基于工業大數據的油氣管網智能調控系統,實現了油氣管網的“全數字化移交、全智能化運營、全生命周期管理”,構建了獨立自主的數字智能化管網調控系統,擺脫了對國外設備和技術的過度依賴,保障了我國油氣資源的安全與穩定。該成果已應用于陜京線、永唐秦線、港清線等六條油氣管線,有效地保障了油氣管網安全長效運行,降低了油氣管線泄漏風險,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顯著的社會效益。

機械工程學院環保多相流分離與污染防治技術研究所陳家慶教授團隊完成的成果“海上油田高含水強乳化釆出液高效分離關鍵技術與應用”我校作為第二完成單位獲科技進步一等獎,陳家慶教授、姬宜朋副教授、黃松濤副教授、石熠講師、張寶生副教授分別排名第二、第五、第十一、第十四、第十五位。該成果針對高含水采出液、重劣質老化油乳化液處理難、深水平臺限重、常規原油處理工藝適應性差等問題,研發了高含水采出液靜電聚結脫水技術、老化油管式電場破乳技術、采出液管式電聚結旋流分離技術,構建了海上油田原油處理新工藝,形成了海上油田采出液電場強化高效分離關鍵技術,實現了技術成果應用,為海上油田開發降本增效提供了技術支撐。成果已在中海油流花11-1、渤中34-1、潿洲12-1、蓬萊19-3油田以及中國石化河南油田成功應用,截止2021年5月底僅潿洲12-1油田累計處理產出液562.5萬方,生產原油337.5萬方,創銷售額74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工程師學院曹建樹教授完成的成果“天然氣管道泄漏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我校作為第四完成單位獲科技進步一等獎,其個人排名第五位。該成果針對傳統激光吸收光譜技術在天然氣泄漏檢測領域應用中的非常溫光譜數據缺失、泄漏污染物空間分布的光譜特征難以表征、強干涉背景下檢測信號衰弱以及管道缺陷信號精確提取與表征等技術難題,建立了含透射參數等天然氣光譜物性主要參數的反演模型、天然氣泄漏多尺度遷移擴散激光光譜的預測模型和天然氣管道裂紋缺陷高精度激光超聲成像三維模型,形成了天然氣管道缺陷定量表征方法,揭示了多因素耦合條件下天然氣空間擴散光譜特征,開發了基于多層結構分解和多級光線聚集的光線聚集技術和光譜信號三級卷積濾波一體化的降噪技術。該成果已在茂名、佛山、景德鎮等城市天然氣管道檢測中推廣應用,實現快速有效進行管道缺陷和泄露檢測,保障天然氣管道的安全、可靠和高效運行,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設立的面向全國范圍的行業性科學技術獎項,科技獎勵范圍涵蓋油氣勘探、開發、儲運、化工、煉油和電氣自動化等多個領域具有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資格,是中國石油和化工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省部級科技獎項之一。2021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89項,其中技術發明獎14項、科技進步獎219項、優秀科技著作獎39項、優秀科技標準獎4項、科學管理獎1項、科技成就獎2項、青年突出科技貢獻獎4位,科技創新團隊獎6個。

 

(科學技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