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偉,男,1979年11月出生,山東泰安人,教授,碩士生導師,2008年6月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8年7月-2009年8月,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博士后;2009.09-2019.06先后任職于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2019年7月調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現任能源工程系主任。
長期從事相變換熱強化與相變儲能、高熱流密度電力電子設備熱管理、太陽能與地熱能等綜合能源高效利用、氫能利用以及微流控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擔任Solar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Lab on a Chip、Physics of Fluids、太陽能學報、工程熱物理學報、化工學報、化工進展等國內外權威期刊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以及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通訊評議專家,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中油工程、國家電網、中科院力學所、工程熱物理所等企事業單位的科技項目會評專家等。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骨干先后承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研究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面上項目、青年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教委-基金委聯合基金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2項,承擔中國科學院、中國石油集團、航天科工、清華同方等企事業委托研發項目15項;研究成果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獎、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多相流會議 “陳學俊優秀青年論文獎”等, 累計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得國家專利授權12項等。
I. 主要研究工作
1. 太陽能、地熱能、氫能等綜合能源高效利用技術;
2. 相變換熱強化與相變儲能/釋能技術;
3. 高熱流密度電子芯片溫控與電池熱管理技術;
4. 工業節能減排與余熱、余壓、余冷高效利用技術;
II. 獎勵與榮譽
徐進良,王曉東,李玉秀,甘云華,張偉,“微納尺度多相流動與傳熱傳質的基礎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獲獎時間2013.01。
III. 承擔科研項目
1.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研究項目:“UNDP和‘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經濟職業學院示范項目”中國氫能職業學院(氫能)課程設計和教材開發研究, 項目負責人,2023.01-2023.09。
2.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高通量聚光多場耦合協同強化太陽能熱化學儲能理論,項目負責人,2022.01-2026.1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種子氣泡與梯度結構協同的微射流相變換熱調控機理研究,項目負責人,2021.01-2024.12。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非均勻潤濕性微納復合結構強化沸騰換熱機理研究,項目負責人,2015.01-2018.12。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超臨界壓力下CO2在螺旋管內對流換熱機理研究,項目負責人,2010.01-2013.12。
6. 北京市教委-市基金委聯合基金項目:微通道/微射流耦合型相變冷卻調控原理及方法研究,項目負責人,2021.01-2023.12。
7. 教育部留學回國科研啟動基金:火電廠凝汽器耦合超臨界CO2熱泵節能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2010.01-2013.12。
8. 航天科工委托研發課題:軍用高熱流兩相主動控制散熱系統,項目負責人,2019.01-2020.12。
9. 中石油委托研發課題:高溫地熱井發電技術集成,項目負責人,2017.01-2017.12。
10. 北京同方委托研發課題:微流控智能檢測裝備技術可行性研究,項目負責人,2021.12-2022.01。
IV. 代表性學術論文
1. Yang P, Hu S S, Liu G F, Zhang W., Sun D L , Yu B , Enhancement of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by using Ni/Ag micro/nano structures in a top-connected microchanne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21, 40(5): 2526-2535.
2. Zhang W, Chai Y Z, Xu J L, Liu G., & Sun Y Z. 3D heterogeneous wetting microchannel surfaces for boiling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8,457, 891-901.
3. Zhao Y D, Zhang W , Wu Z Y , Sun Y Z , & Xu J L.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Open Parallel Microchannels. Kung Cheng Je Wu Li Hsueh Pao/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 physics, 2018, 39(7), 1498-1504.
4. Zhang W, Niu Z, Li Y, Zhao Y D, Xu J L,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n graphene/nickel composite microstructures,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8, 37(10), 3579-3764.
5. Li Y, Zhang W, Wu F Z, & Chai Y Z, Optimization of Double-Flash Geothermal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Reheating. Taiyangneng Xuebao /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2018, 39(9), 2486-2492.
6. Chai Y Z, Zhang W, Li Y, & Zhao Y D.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on heterogeneous wetting microchannel surfaces. Huagong Xuebao /CIESC Journal, 2017,68(5), 1852-1859.
7. Zhang W, Wang S X, Li C D, & Xu J L, Mixe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f CO2 at supercritical pressures flowing upward through a vertical helically coiled tube.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5, 88, 61-70.
8. Xu J L, Yang C Y, Zhang W, Sun D L, Turbulent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f CO2 in a helical tube at near-critical press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5, 80, 748-758.
9. Zhang W, Liu G H, Xu J L, & Yang Y P, Effect of channel surface wettability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s on the boiling flow pattern in a single microchannel.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2009, 19(5).
10. Zhang W, Xu J L, Thome J R, Periodic bubble emission and appearance of an ordered bubble sequence (train) during condensation in a single microchann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8, 51(13-14), 3420-3433.
V. 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1. 張偉; 牛志愿; 武超群; 徐進良,太陽能光伏與光熱耦合型太陽能電池及其耦合發電方法,發明專利授權, 專利號: ZL201210492244.7.
2. 張偉; 劉廣林; 徐進良; 鄔智宇; 孫遠志; 于俊杰,一種脈動壓力驅動的液態導電工質發電系統及發電方法,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 201711432314.9.
3. 張偉; 鄔智宇; 孫遠志; 于俊杰; 徐進良,一種頂部聯通的非均勻潤濕性硅基微通道相變換熱器,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711431929X.
4. 張偉; 趙亞東; 鄔智宇; 孫遠志; 徐進良,一種具有交錯鋸齒型肋壁的微通道蒸發器,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710369845.1.
5. 張偉; 武超群; 李長達; 徐進良,一種具有梯度毛細吸液芯的珠狀凝結強化冷凝管,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410446849.1.
6. 張偉;徐進良,一種氣泡擺動式微混合系統,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 ZL201010109622.X.
7. 劉廣林; 王憲; 徐進良; 張偉,一種基于液態金屬的設備限溫器及設備限溫方法,發明專利授權, 專利號:ZL201610394105.9.
8. 陳宏霞; 徐進良; 張偉,一種分液式螺旋管結構的冷凝器, 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 ZL201110259213.2.
9. 劉國華;張偉;徐進良;岑繼文,一種種子氣泡微換熱器及種子氣泡微換熱器系統,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 ZL200810220279.9.
10. 牛志愿; 張偉; 徐進良; 呂澤,一種基于脈動熱管的太陽能熱電聯產系統, 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220694828.8.
11. 劉廣林; 徐進良; 張兵; 張偉, 一種非恒定廢熱雙級有機朗肯循環發電系統, 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420082166.8.
12. 徐進良; 張偉; 牛志愿; 武超群, 一種利用回路型雙工質脈動熱管實現直接熱發電系統, 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220636552.8.
VI. 招生信息
招收能源動力(0858)專業學位碩士和機械工程(0802)學術學位碩士。誠摯歡迎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以及機械工程等相關專業對科學研究充滿濃厚興趣、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的優秀青年才俊加入本團隊。聯系方式:vzhang@bipt.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