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 “CY-24先進催化材料與技術分會”在武漢舉行。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靳海波,新材料與化工學院教授張謙溫、副教授王新承分別擔任此次分會的技術委員會委員、人才推舉委員會委員、大會副秘書長。此次分會特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朱文良與江南大學教授劉小浩作為嘉賓出席。本次分會涵蓋了3場主題演講、3個特邀報告以及9個口頭報告,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大高校、研究機構及企業的專家學者、研究生,相關領域的企業代表參會。

朱文良研究員團隊針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成功研制出了高性能催化劑,并創新性地提出二甲醚經乙酸甲酯制乙醇的工藝技術路線。他提出,團隊設計開發了相關反應器,并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整套工藝,成功完成了世界首次工業示范,率先在全球實現了50萬噸/年煤基乙醇的工業化生產,以及全球最大規模的60萬噸/年鋼廠煤氣制乙醇工業化生產,為能源化工領域的轉型升級做出了重要貢獻。

劉小浩教授以“二氧化碳制低碳醇的新催化劑、新反應和新過程”為題做了報告,詳細介紹了在二氧化碳轉化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并表示:由他帶領的科研團隊通過創新催化劑和新反應路徑,實現了低碳醇的高效制備,為二氧化碳的利用和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北京工業大學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徐瑞年以“工藝尾氣中笑氣的低溫催化分解減排技術”為題做了報告。他表示,該減排技術提出了一種具有潛力的候選催化劑,旨在同時消減N2O和NOx。此外,他深入闡述了在Fe-SSZ-13催化劑上偶聯反應的基本機制,為理解和優化催化過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張謙溫分享了催化加氫技術在“雙碳”中的應用,探討了催化加氫技術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中的重要作用;王新承介紹了連續式非均相催化山梨醇脫水制備聚合級異山梨醇技術,深入闡述了該創新技術在山梨醇脫水轉化為聚合級及異山梨醇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
本次分會,多家企業代表與專家學者還圍繞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催化材料技術研究成果向實際應用轉化進行了深入交流。來自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研究生們齊聚一堂,也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分享了研究成果和學習心得。通過與領域專家的互動,研究生們獲得了寶貴的指導,拓寬了視野,加深了專業知識的理解。
作者:王新承 / 編輯:魯迪 審核:李林琳 來源:新材料與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