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影视资源影视基地在线播放高清版 ,八戒八戒神马影院在线观_DVD免费观看电视剧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與北京工業大學成功主辦第十屆焊接科學與工程國際會議(WSE2025)

2025年8月8日至10日,第十屆焊接科學與工程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ld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SE2025)圓滿召開。

圖片2.jpg

本次會議由我校與北京工業大學聯合舉辦,會議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指導,中國焊接協會教育與培訓工作委員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焊技術專業委員會、材料結構精密焊接與連接全國重點實驗室等7家機構協辦。會議以“焊接科學與工程的進展”為主題,聚焦先進焊接工藝、智能焊接、極端環境焊接、增材制造等核心議題,吸引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法國等10個國家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匯聚了全球頂尖學者、行業專家及青年研究人員,共同探討焊接技術的前沿發展。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慶,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何明,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劉穎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大會主席、北京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樹君主持。

微信圖片_2025-08-12_140550_376.jpg

何明代表北京工業大學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對出席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北京工業大學立足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需求,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在開拓與創新中實現跨越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辦學基礎,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辦學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北京工業大學焊接學科歷史悠久、實力雄厚,在智能焊接裝備、先進焊接材料、激光焊接制造等領域攻克了一系列難題,贏得了國內外學術界與工業界的廣泛認可。何明書記希望與會學者以本次會議為契機,加強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共同推動焊接科學與工程邁向更高水平。

640 (2).png

劉穎代表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對北京工業大學和協辦單位的支持表示感謝。她指出,會議作為全球焊接研究人員的高水平交流平臺,對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是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具體實踐。劉穎介紹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和機械工程高精尖學科的發展情況,學校圍繞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高精尖產業發展需求,全力打造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在水下焊接、移動焊接機器人等領域形成鮮明研究特色,為國家和首都發展貢獻了原創技術成果和工程技術人才。劉穎誠摯邀請與會專家學者10月再聚北石化參加機器人智能焊接交流會,共促焊接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

圖片5.jpg

王國慶代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向與會來賓致謝。他指出,在科技革命與“雙碳”目標驅動下,焊接技術正向智能化、綠色化、高性能化加速躍遷,已成為支撐工業安全與綠色轉型的核心工藝,我國已將先進焊接及增材制造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攻關方向。他倡議深化全球合作,強化原始創新,協同推廣低耗低排工藝,共建開放共享創新生態,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全面服務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深海探測及新能源等國家重大需求,以此推動焊接科學與工程的高質量發展,助力制造強國戰略實施。

圖片6.jpg

在開幕式頒獎環節,劉穎作為頒獎嘉賓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林三寶教授頒發“WSE杰出貢獻獎”,表彰其在焊接技術領域的開創性工作和為WSE國際會議做出的杰出貢獻。

圖片7.jpg

作為聯合主辦單位,北石化機械工程學院焊接團隊深度參與會議籌辦組織工作,我校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朱加雷教授擔任本屆大會聯合主席,張華教授和黃繼強研究員擔任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高輝教授和張瑞英副教授擔任執行委員會聯合主席,曹瑩瑜副教授和曾才有副教授承擔會議秘書工作。此外,焦向東教授和薛龍教授作為國內咨詢委員會專家指導并出席本次會議。

圖片1.jpg圖片2.jpg圖片3.jpg

圖片4d.jpg圖片5.jpg圖片6.png

圖片7.jpg圖片8.jpg圖片9.jpg

大會主旨報告環節由日本大阪大學麻寧緒教授和山東大學武傳松教授主持,包括王國慶教授、日本大阪大學接合焊接研究所所長Hidetoshi Fujii教授,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Huijun Li教授、俄羅斯彼爾姆國立科研理工大學的Dmitriy Trushnikov教授、韓國釜山國立大學的Myung Hyun Kim教授、北京工業大學陳樹君教授、山東大學武傳松教授等多位國際知名專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

圖片8.jpg

圖片9.jpg

640 (1).png

大會分會場報告交流共設五大主題,包括“極端環境焊接”、其中第五分會場“極端環境焊接”由我校負責,共召集了28個口頭報告。同時,大會專門設置了墻報展示和評選環節,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了展示平臺,推動學術交流。我校朱加雷教授和北京工業大學蔣凡教授共同擔任墻報展示評選環節的主席。

圖片11.jpg圖片12.jpg圖片13.jpg

圖片14.jpg圖片15.jpg圖片16.jpg

我校研究生也積極參與到此次國際交流當中,展現了北石化青年學子的良好的學術素養和精神風貌。我校研究生作分會場英文口頭報告6場,提交展示墻報6份,內容涵蓋水下焊接、機器人智能焊接等前沿主題,研究成果獲高度關注,最終斬獲優秀口頭報告1項、優秀墻報2項,體現了我校機械工程學科在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上的顯著成效。

圖片10.jpg

閉幕式環節,麻寧緒宣讀了優秀口頭報告和優秀墻報獲獎學生名單,朱加雷作為本屆會議聯合主席為部分獲獎學生頒獎。

WSE2025不僅推動了全球焊接學術交流,還加速了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會議通過分享中國在極端焊接、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突破,提升了中國焊接技術的國際影響力,并為青年研究者搭建了成長平臺。

本次會議和今年5月第五屆全國高校焊接專業黨支部書記“雙帶頭”能力提升論壇的成功舉辦,是我校履行“服務首都功能”的重要實踐,彰顯了北石化在焊接領域的學術影響力,強化了國際合作網絡,也為提升我校機械工程北京市高精尖學科的全球影響注入動力。未來,北石化將繼續依托此類平臺,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

作者:曾才有 / 編輯:茆云杰   審核:李林琳   來源: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