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7月19日,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有效提升教職工思想政治素質和人文素養,根據年度教師培訓計劃和新入職教師培訓安排,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組織我校新入職教師赴山東曲阜開展師德實踐活動之人文素質提升專題研修。
本次研修班以研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為核心內容,通過專家講座、經典誦讀、現場實踐、分組研討等多種形式,引導教師深入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內涵與時代價值,提升人文素養和師德修養。
專家引領,深化理論認知
研修首日,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楊朝明教授以《至圣孔子:人類精神導師》為題,從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出發,結合考古發現與歷史文獻,系統梳理了孔子思想對全球教育文明的貢獻。他指出,孔子不僅是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是全人類的精神導師。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和指導價值。

于建福教授在《四書之道與經典文化自覺》講座中,聚焦儒家核心經典,系統開解“四書”的當代價值。他首先論證四書為國人必讀的傳世經典,承載民族精神基因;繼而闡釋四書道貫的內在理路,尤以《論語》為修己安人的實踐寶典,強調其躬身踐履特質。于教授倡導在全球化語境下喚醒經典文化自覺,將圣賢智慧轉化為立德樹人的實踐動能,筑牢民族文化根基,培育具有高尚品德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時代新人。

現場實踐,感悟精神傳承
為增強研修的實踐性與沉浸感,全體學員走進孔子故里——曲阜,參觀孔廟、孔府,實地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在孔廟大成殿前,教師們莊嚴肅立,集體誦讀《論語》經典篇章,以傳統方式表達對教育先賢的敬意。

在孔子研究院,學員們通過沉浸式文化體驗,深入了解儒家思想的源流與發展,進一步理解“尊師重道、立德樹人”的教育傳統。大家紛紛表示,這種“行走中的課堂”讓理論學習更加生動具體,增強了作為新時代高校教師的責任感與榮譽感。

深入研討,分享學習感悟
在研修期間,學員們圍繞“弘揚教育家精神”主題,結合各自學科背景和教學實踐,展開了熱烈的分組研討。學校教師工作部干部富威在開班儀式上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強調新時代高校教師要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教育情懷,自覺踐行“四有”好老師標準。

學校經濟管理學院顧韻飛老師結合自身教學經歷,談到了教師如何在課堂中傳遞正向價值觀。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王瑤老師從思政教育角度出發,探討了師德師風與課程思政的融合路徑。學校信息工程學院萬鑫老師則分享了如何將教育家精神融入科研與育人實踐,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社會責任感。
此次研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深度解讀了黨的二十大報告與習近平總書記文化思想,幫助教師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內涵與傳承發展之道,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及師道文化傳承,推進經典文化育人興校的思路與舉措。研修進一步激發了我校教師對教育的熱愛與理解。教師們將成為教育家精神的傳播者與實踐者,把教育家精神內化為教書育人的能力與教育教學方法,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與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是以實際行動投身教育強國建設的生動實踐。
作者:富威 / 編輯:茆云杰 審核:李林琳 來源: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