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需求,推動新能源專業人才培養與產業技術研發深度融合,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于清源校區致遠講堂組織召開“清潔能源產業學院暨新能源專業教材建設”研討會。此次會議匯聚了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出版社、鄭州大學等來自企業、行業、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及專業人才培養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共同見證清潔能源產業學院校企合作共建及新能源專業系列教材首發儀式。學校教務處、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科學技術處及機械工程學院領導班子、能源動力與工程系教師、學生代表共150余人參會。會議由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朱加雷主持。

清潔能源產業學院校企共建揭牌儀式
在全體嘉賓的見證下,學院與12家清潔能源產業學院共建企業代表共同揭牌,標志著校企雙方將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資源共享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為新能源專業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

我校教務處處長王騰在致辭中系統介紹了學校在產學研合作方面的成果與規劃。他表示,學校始終以服務國家能源戰略為目標,此次研討會是清潔能源產業學院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新能源領域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


揭牌儀式后,航天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總經理趙峰以《航天滄州研究院與航天中試基地助力產教研融合發展》為題,分享了企業在多個領域的創新成果,介紹了依托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教聯合體加強與我校產教研融合發展的基礎與規劃。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聶連升則以《氫能革命驅動壓縮機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分析了氫能產業鏈中壓縮技術的核心地位,呼吁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突破技術瓶頸。

為支撐全國首家以氫能為特色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我校歷時三年半牽頭編寫了全國首套氫能系列教材,該套教材作為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已由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當日在我校舉行了教材首發儀式。

中國石化出版公司首席專家白樺致辭,祝賀系列教材首發,指出教材建設是人才培養的核心支撐,未來將聯合高校與企業持續推出更多實踐導向的優質教材。

下午,與會專家圍繞氫能專業人才培育進行研討交流。會議由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王亞飛主持。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新能源學院副院長趙東亞教授作《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的思考》主題報告,從課程體系、實踐平臺、師資隊伍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航天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剛圍繞《液氫儲運技術途徑》展開探討,結合工程案例分析了液氫儲運的技術難點與發展前景。鄭州大學周俊杰教授在《雙碳背景下新能源人才培養與教材建設》報告中指出,新能源專業需緊跟“雙碳”目標,強化跨學科融合,并建議加強校企聯合課程開發。北京宏科慶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兆虎以《小型撬裝天然氣液化技術趨勢》為題,分享了企業在天然氣液化領域的創新成果及市場展望。
會上,企業代表、出版社專家與高校教師就“新能源專業人才培育”展開熱烈討論。與會者一致認為,需通過校企共建實踐基地、深化本科生及研究生分階段實習計劃、校企聯合開發新工科實踐課程、共同編寫含實際工程案例的教材及專著、聯合開展清潔能源領域關鍵技術攻關。

本次會議成功搭建了校企深度合作平臺,為新能源專業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學院將依托產業學院資源,持續推進培養方案優化、實習基地建設、課程教材開發與技術聯合攻關,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生態,為學校全力打造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貢獻力量,為國家“雙碳”目標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助力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李建立 / 編輯:王莉鑫 審核:李林琳 來源: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