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紀念孔子誕辰2576周年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在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房山校區禮堂隆重舉行。學校黨委書記劉穎出席活動并講話,黨委副書記馮學會等其他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教學院負責人、教師代表、房山校區學生代表900余人齊聚禮堂,共赴傳統文化盛宴。

劉穎書記對此次活動的文化價值表示充分肯定,并結合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與《論語》的生成脈絡,闡釋了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民族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的深遠影響。

劉穎書記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以及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提出三點期望。一要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勤學篤行中追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時代新人;二要錘煉一技之長,深耕專業領域、打磨過硬本領,以扎實能力筑牢“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為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貢獻青春力量;三要提升審美素養,深入領會中國美學中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的深刻哲學內涵,在感受藝術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之美中滋養心靈,激發自我成長的內生動力,書寫有溫度、有高度的人生篇章。
劉穎書記強調,學校將持續搭建互學共進、實踐育人的平臺,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在交流協作中提升綜合素養,勉勵全體新生珍惜校園時光,理性運用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在實踐中錘煉品格、增長才干。
校民樂團演繹經典民樂《茉莉花》,五位學生手持古箏、二胡、竹笛等不同樂器默契配合,旋律靈動、節奏輕快,將《茉莉花》的清新雅致與傳統民樂的獨特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贏得在場師生陣陣掌聲。

校舞蹈團帶來舞蹈《雨澗春行圖》,兩名學生身著素雅舞衣,以靈動輕盈的肢體語言,將春日里的生機、溫婉與詩意詮釋得淋漓盡致,讓在場師生沉浸式體悟傳統文化的韻味。

舞蹈落幕,婉轉悠揚的《幽蘭操》隨即唱響。人文社科學院校十佳歌手張子鋒和蔡汶君兩位同學,以清亮且飽含深情的嗓音,將曲調中蘊含的古韻緩緩釋放,悠揚旋律與深刻內涵引發在場師生強烈共鳴。

經典誦讀將氣氛推向高潮。30余名身著漢服的學生代表并肩登臺領讀,全體師生整理衣冠、肅立致敬,向孔子像行三鞠躬禮。禮畢后,全場齊聲誦讀《論語》的經典篇章,瑯瑯書聲回蕩禮堂,師生共同體悟古人對學問的追求與對人生的洞察,增強文化認同感與民族自豪感。

誦讀聲猶在耳畔,筆墨雅韻已緩緩開啟。來自各學院的退休教師馬裕華、任政民、王建設與在職教師趙春燕、冷文勇,以《論語》經典語句為主要內容,為活動提寫了書法作品;活動現場,機械工程學院中德實驗班機255李張馳、信息工程學院自251徐鶴益、人文社科學院人資251王宇萱三位同學,在鋪展整齊的宣紙上現場揮毫創作,盡顯青年學子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熱愛。幾幅作品各具特色,交相輝映,讓師生在墨香中感受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進一步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

書籍是文化的載體,贈書是精神的傳遞。學校黨委副書記馮學會親手為各學院學生代表贈送《論語》典籍。這一本本《論語》不僅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更寄托著學校對新生傳承文化根脈、涵養人文素養的殷切期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命脈,舉辦經典誦讀活動,既是學校踐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理念的具體行動,也是師生厚植文化根基、凝聚文化共識的重要舉措。活動由學校學生工作部(處)、團委、人文社科學院承辦,關工委、圖書館、房山校區管理部、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協辦。作為學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標志性品牌活動,今年已是此項活動連續舉辦的第十五屆,同時也是房山校區在迎來2025級新生后的首次大型活動。活動的成功舉辦讓2025級新生入學之初便沉浸式觸摸文化根脈,為他們的大學生活注入文化底色。

學校將進一步引導學生從中華經典中汲取智慧力量、堅定理想信念、弘揚時代精神,通過第二課堂、人文素養大講堂、藝術素養大講堂等多元美育平臺,推動傳統文化與專業教育、思政教育融合,培養兼具文化氣質與專業技能的首善之區時代新人。
作者:馬勝凱、王崢 / 攝影:張世英、屈子戈 / 編輯:盧甜、茆云杰 審核:李林琳 來源:人文社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