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飛域杯”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科學探究類)全國總決賽順利收官。此次賽事吸引全國多所高校兩萬余支隊伍參與,我校新材料與化工學院制藥工程系組織的參賽團隊取得優異成績,斬獲北京賽區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其中蔡瑋琦老師指導生物制藥專業23級本科生蔣介文、鄧安然、浦許凱等同學的參賽項目榮獲北京市一等獎、國家級二等獎,實現我校參加該賽事國家級獎項的新突破。

國家級二等獎參賽團隊獲獎證書

蔡瑋琦(左一)老師與獲國家級二等獎參賽學生合影
作為教育部認可的全國大學生學科競賽甲級賽事,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是生命科學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國家級學科競賽之一,已成為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試金石”。一直以來,制藥工程系黨支部全體教師將學科競賽作為重要育人載體,貫徹“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的育人理念,堅持“藥心融合”的育人工作法,積極動員學生與教師參與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比賽,并在備賽指導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連年獲得佳績。
此次突破性成績的取得,既彰顯了我校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又展現了指導教師扎實的專業素養。制藥工程系將以此次獲獎為契機,持續深化教學改革,進一步優化“理論+實踐+創新”培養模式,著力培養更多兼具專業素養與創新能力的制藥人才,為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作出新的貢獻。
附: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科學探究類)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獲獎名單
編號 |
所獲獎項 |
項目名稱 |
團隊成員 |
指導老師 |
1 |
國家級二等獎 北京市一等獎 校級一等獎 |
金屬多酚核酸納米顆粒用于巨噬細胞內抗菌研究 |
蔣介文,鄧安然, 浦許凱 |
蔡瑋琦 |
2 |
北京市二等獎 校級一等獎 |
鎂合金PCL-ZnO復合涂層的構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蔣雅琪,胡喆,麥名晉 |
孫夢舸 |
3 |
北京市三等獎 校級一等獎 |
酪氨酸衍生物人工抗原的合成與表征 |
李昂, 譚力仁, 付子豪, 李珅偉, 楊英九 |
潘興泉 |
4 |
北京市三等獎 校級二等獎 |
基于網絡藥理學及實驗驗證探討枳術湯治療肥胖的作用機制 |
肖雅涵, 王陸, 張蝶飛舞 |
居瑞軍, 楊思敏 |
5 |
北京市三等獎 校級二等獎 |
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梔子治療白癜風的作用機制 |
于澤溪, 孫祎晨, 高寒, 楊智焜, 王子煜 |
楊思敏 |
6 |
北京市三等獎 校級二等獎 |
白芍萜類提取物的制備及活性研究 |
李昱曉, 秦欣雨, 于夢冉, 邱佳樹, 高默涵 |
彭效明 |
7 |
校級二等獎 |
提取密蒙花活性物質的研究 |
王婧;徐寰果;武熙媛;陳青青;張月瑩; |
彭效明 |
8 |
校級三等獎 |
中藥復方治療神經炎癥的有效成分篩選 |
趙東亮;高宏宇;張思琪;趙爽;安瑞鑫; |
賈兆君,羅安 |
9 |
校級三等獎 |
敏感皮膚細胞模型的構建與天然產物篩選 |
張天鐠;王浩然;湯彬乾;郭書光; |
賈兆君 |
10 |
校級三等獎 |
基于計算機視覺的動物細胞培養智能監測 |
鐘子翰;于東澤;龍昌晟;葉洲;吳宇; |
周光正 |
11 |
校級三等獎 |
環狀磺酰胺的合成方法學以及活性研究 |
衛瑞君;關孟涵;趙天怡;王香婷; |
王敏 |
12 |
校級三等獎 |
具有多孔結構的軟骨修復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
周玥晰;王凱月;劉鎣;何雨益;于沁可; |
管潔 |
13 |
校級三等獎 |
一類含二茂鐵骨架的新型靶向抑制COX-2抗炎新藥的設計、合成及活性評價 |
王楚瑜;董熠航;田園;劉可馨;高心雨; |
嚴曉強 |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創新創業類)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獲獎名單
編號 |
所獲獎項 |
項目名稱 |
團隊成員 |
指導老師 |
1 |
校級一等獎 |
基于氣凝膠和相變儲能材料的生物試劑保溫快遞箱 |
王瓊,李穎,孫菀戩,張可豪,劉柯肖 |
何運良 |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奇思妙想類)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獲獎名單
編號 |
所獲獎項 |
項目名稱 |
團隊成員 |
指導老師 |
1 |
校級一等獎 |
白癜風的新曙光?基于玫瑰花的網絡藥理學“破局”研究 |
商鈺瀅,景海玥,王燁華,葉玲 |
楊思敏 |
2 |
校級二等獎 |
后人工智能時代的生命科學發展概述 |
劉鳴宣 |
賈兆君,羅安 |
(供稿:制藥工程系蔡瑋琦;審核:張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