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與化工學院
工 作 簡 報
2021年第20期
新材料與化工學院辦公室編發 2021年11月4日 |
喜訊!新材料與化工學院2個教學團隊獲“全國石油和化工
教育優秀教學團隊”榮譽稱號
近日,從中國化工教育協會傳來喜訊:新材料與化工學院以李翠清教授帶領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團隊、戴玉華教授帶領的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雙雙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優秀教學團隊”榮譽稱號。
(一)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團隊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由1978年學校建校之初設立的化學工程專業和1989年設立的石油加工專業整合而成,該專業是學校優勢特色本科專業之一。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1998年被評為中國石化總公司重點專業,2002年成為北京市重點專業,2005年成為北京市品牌專業,2007年獲批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08年成為北京市特色專業以及教育部首批CDIO工程教育改革試點專業,2010年成為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4年首次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7年第二次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9年獲得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按照專業認證理念,聚焦畢業要求達成,本專業構建了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及其分解指標點—課程體系”兩級實現矩陣,將畢業要求落實到具體課程,將畢業要求指標點落實到課程教學每一環節。重點開展課程建設,將課程作為人才培養的最基本單元,建立了基于“畢業要求―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質量評價”的課程質量保障體系。
該專業教學團隊現有教師26人。其中,教授11人,研究員1人,副教授8人,高級實驗師1人,碩士生導師17人(含1名博士生導師),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1人。有北京市“長城學者”計劃人選2人、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1人、北京市高水平創新團隊帶頭人1人、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帶頭人2人、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青年獎”1人;有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1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0余人。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團隊合影)
團隊秉承學校“崇尚實踐、知行并重”的辦學理念,堅持實踐育人辦學特色。自2000年以來,先后參加省部級及以上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0余項;2015年以來發表教學改革論文15篇。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教學體系建設、課程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研究與實踐通過改革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近五年在校本專業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的比例年均62.8%,參加化工設計校內競賽的比例達到100%。學生就業領域寬,近五年平均就業率98.2%,畢業生受到社會高度認可。
另外,團隊圍繞京津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石油石化行業發展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具有鮮明的能源化工特色。研究方向涵蓋環境友好反應過程、能源清潔高效轉化利用技術、燃料清潔化與工業尾氣催化減排技術及生物醫用材料。以化工專業教學團隊為主要力量,學校建有“恩澤生物質精細化工”和“燃料清潔化及高效催化減排技術”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有“綠色化學與新催化材料”和“清潔能源技術開發”2個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有“基于過程綠色化的界面調控傳質與高效催化反應技術”北京市高水平創新團隊?!笆濉逼陂g,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9項、企業委托課題74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244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2件;獲得省部級成果1項,行業協會成果7項。
(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源于1978年建校時設立的化學工程專業高分子專門化。1986年,學校正式招收高分子化工專業??粕?,1993年開始招收高分子化工專業本科生,1994年更名為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作為我校的建校專業之一,本專業到目前為止已經為國家培養了兩千余名高分子專業人才。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24名(含專職實驗崗3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0名,高級職稱比例為71%,博士學位比例為83%,具有工程背景教師的比例為62%。本專業匯聚了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有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獲得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北京市屬高校拔尖創新人才5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3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1人。擁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1個,材料學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本專業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及社會服務方面成績顯著。近五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8項以及中國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集團公司等國家和企業各類科研項目5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90余篇,其中SCI、EI收錄120余篇;申請專利119項,授權專利47項。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合影)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一直重視專業建設,2010年成為北京市特色專業,2011年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5年成為北京市“雙培計劃”專業,2017年首次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20年再次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9年成功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學中心1個,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工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
團隊教師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近五年主持教改項目23項,發表教改相關文章23篇,出版專著、教材14部。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范式改革,目前已經有5位老師參加,涉及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制備工程、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4門核心主干課程。專業注重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積極推進課程思政進課程、進課堂,所有課程大綱中均融入了課程思政內容,并加以落實,《聚合物制備工程》是學校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近年來,團隊教師以做“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為師德建設的目標,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秉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才為目標,以導師制為抓手,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面向新興功能高分子材料領域,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新材料與化工學院辦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