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形勢與政策”課程實施方案
(試行)
為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宣部、教育部、北京市委教工委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形勢與政策”課程實施方案。
一、課程性質
“形勢與政策”具有很強的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新時代國內外形勢,深刻領會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的核心課程,是第一時間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引導大學生準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在大學生中進行形勢與政策的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全面、準確了解世情、國情、黨情和民情,從而加深對社會主義事業的熱愛,增進愛國主義情懷。
二、課程目標
“形勢與政策”課程通過即時宣講黨的理論創新成果,講授國際、國內形勢發展,幫助學生正確分析認識黨和國家面臨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在現實中面臨的問題,在增強學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同時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中的指導地位。努力培養學生關注世界、維護國家、心系社會、關心人民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學生全面、準確領會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更為深刻和切實地擔當起時代責任,承擔起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歷史使命。
三、課程管理
(一)開課要求
“形勢與政策”課為本科生必修課程,按2學分納入教學計劃,進學生培養方案、進學生課表,每學期開課不低于8課時。結合學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加強過程管理,對學生每學期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健全課程檔案,確保教學全過程可追溯。
(二)教學組織
根據上級文件要求,探索建立“1+N+X”的“形勢與政策”課協同教學機制:“1”是指馬克思主義學院,“N”是指學生所在教學院(部),“X”是指學校領導、黨政干部、思政課專兼職教師、校外專家等。
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選派高素質思政課教師擔任課程組負責人,定期組織任課教師開展集體備課、培訓學習、確定教學專題、明確教學重點和規范教學要求等。
學生所在教學院(部)負責選派輔導員、政治素質高的教師做好“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組織、學生考勤、答疑、成績評定和課程檔案等具體工作,且需在前一學期根據學校教學進程安排確定承擔下學期“形勢與政策”課的主管教師。
學校領導、黨政干部、思政課專兼職教師、校外專家等參與“形勢與政策”課授課,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生動實踐轉化為鮮活課堂,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學生頭腦。
(三)教學內容
“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教學內容按照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下發的當年《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要點》要求執行,結合國內外形勢與年度熱點,著力解決學生的思想困惑和現實關切,有針對性制定每學期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專題。
(四)考核方式
“形勢與政策”課考核方式為考查,學生圍繞課程內容撰寫課堂筆記、課程總結報告、學習感想等。課程主管教師根據出勤、課堂筆記、課程總結報告等的完成情況予以評定,成績評定采用二級制,分為通過和不通過,每學期考核通過可獲得0.25學分。考核不合格者,必須補修,合格后方可獲得學分。
四、組織領導
嚴格落實學校黨委思政課建設主體責任,將“形勢與政策”課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整體規劃。建立由主管學生思政工作、思政課建設和教學工作校領導牽頭,黨委學工部、黨委宣傳部、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形成辦好“形勢與政策”課的合力。
成立由分管本科生教學工作副校長、學生工作副校長任組長,宣傳部、學生工作部、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及各教學院(部)教學副院長、副書記共同參與的工作專班,更好地推進我校“形勢與政策”課的實施與建設。
五、其他
如上級有新的精神與要求,或其他特殊情況,學校將按照上級要求,或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