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2021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后期工作的通知
各教學院(系):
為做好2021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確保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現對畢業設計(論文)后期相關工作做以下安排:
一、2021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工作總體安排
根據《關于2021屆本科畢業生相關工作時間安排的通知》,畢業設計(論文)成績提交截止時間為第17周周四(6月17日)24:00。各單位根據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度安排,在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檢測、答辯資格、論文評閱、答辯及成績評定等環節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二、2021屆校級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檢測
(一)檢測對象
2021屆全體本科畢業生畢業論文(設計)定稿。
(二)檢測軟件
檢測軟件為中國知網“大學生論文檢測系統”。
學生和教師登陸入口:http://check.cnki.net/user/。
院系管理人員登陸入口:http://check.cnki.net/school/。
學生登陸賬號、密碼均為身份證號。指導教師登陸賬號和密碼為教師工號。學生和指導教師登陸后須立即修改密碼,防止密碼泄露。
(三)檢測軟件使用辦法
參見“學生使用手冊”、“教師使用手冊”、“學院管理員使用手冊”(已發至各教學院系教學秘書)。
(四)檢測方式與時間安排
1.檢測方式
本科畢業論文檢測工作由學校統一組織,學生所在院系具體負責實施。論文檢測采取學生本人上傳論文進行檢測的方式。
2.檢測流程
根據《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基本要求》(2018年修訂)中第六章“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誠信檢測管理辦法”,上傳到論文檢測系統的畢業設計(論文)須為定稿論文,初檢符合檢測標準的論文直接進入答辯環節,初檢不合格的論文最多有不超過2次的檢測機會。院系根據本單位工作進度自行設定檢測時間,并在教務處備案,教務處根據各院系的檢測時間和最近一次的檢測結果分配檢測篇數。
(五)檢測結果認定及處理
1. 學生提交的畢業論文檢測結果總文字復制比(用“R”表示)≤25%,視為通過檢測,可直接參加答辯。
2. 25%<R<50%,疑似有一般抄襲行為,由指導教師根據檢測結果指導學生修改論文,修改后的論文須再進行檢測(檢測機會不超過2次),檢測后的文字復制比降至25%以下的視為通過檢測,仍未通過者,則取消該生論文答辯資格。
3.R≥50%,由教學院(系)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組織專家對學生的論文內容進行認定,若認定論文屬于核心內容(如論文的主體研究部分包含方案設計、實驗數據、結果討論、圖紙及結論等)重復,取消該生論文答辯資格;若認定論文不屬于核心內容重復,需由學院學術委員會給出處理意見并報送學校審批。學校學術工作委員會認定為無嚴重抄襲行為的,可修改后再次檢測(檢測機會不超過2次),文字復制比達到25%以下方可參加答辯。
4. 學生論文經知網系統檢測合格后,打印“檢測報告單(簡潔)”,導師簽字作為答辯依據提交教學院系留存。
5. 答辯結束后,學生須向指導教師提交畢業設計(論文)電子版和紙質版材料(電子版材料與紙質版材料必須保持一致),為杜絕答辯后學生修改的論文與通過檢測的定稿差異過大的情況,經指導教師審核通過后的論文會由教務處統一安排隨機抽檢,只有通過檢測達到合格標準,方可錄入畢業設計(論文)成績。如出現檢測結果不合格的情況,學校將視情節輕重作暫緩授予學位、不授予學位等處理。
(六)其他
本檢測系統只能用于各院系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檢測工作。所有使用人員在系統使用過程中應對用戶信息、檢測內容、檢測結果等保密,嚴禁使用本系統進行收費檢測或對其他論文進行檢測。
三、2021屆校級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公開答辯
按照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度安排,決定在第15-16周進行2021屆校級畢業設計(論文)公開答辯工作。具體事宜安排如下:
2021屆公開答辯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自動化、功能材料
2021屆公開答辯學生:從每個公開答辯的專業中隨機抽取5名學生參加公開答辯(名單見附件),參加公開答辯的學生如果因為論文檢測結果不合格而不具有答辯資格,則相應取消該學生的公開答辯資格。參加校級公開答辯學生不再參加院系組織的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公開答辯成績將視為畢業設計(論文)最終成績。
組織工作:學校負責組織公開答辯工作,公開答辯小組由各專業負責推薦成立,至少由5名本專業或相關學科專業的副教授及以上職稱專家組成,學校鼓勵各專業聘請校外專家共同組成答辯小組,專家酬金由學校統一支付。
時間安排:第14周周一(5月24日)前將答辯小組成員報教務處,公開答辯工作具體安排另行發文通知。
四、校級優秀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評選工作
根據《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基本要求》(2018年修訂)中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的規定,各教學院(系)2021屆優秀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名額如下:
教學院系 | 應屆畢業生人數 | 分配名額 |
安全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合署) | 60 | 1 |
數理系 | 30 | 1 |
外語系 | 17 | 1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122 | 2 |
化學工程學院 | 186 | 4 |
人文社科學院 | 210 | 4 |
機械工程學院 | 356 | 7 |
經濟管理學院 | 378 | 8 |
信息工程學院 | 395 | 8 |
總計 | 1754 | 36 |
本科學位論文只有通過大學生論文檢測并且文字復制比R≤15%,方可申請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請各單位提前安排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推薦和評選工作,確保在答辯結束后一周內將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結果及相關材料提交教務處。評選結果及相關材料具體包括如下:1.校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匯總名單;2.評審表;3.畢業設計(論文)簡介(300-500字,包括選題背景、意義、論文主要內容及研究成果等)。
五、畢業設計(論文)存檔工作
結合目前學校專業認證的各項工作以及課程檔案檢查的具體要求,各教學院系務必做好畢業設計(論文)檔案管理工作。根據《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基本要求》(2018年修訂)中檔案管理的具體規定,檔案保管材料如下:
1、交教務處檔案:
(1)畢設(論文)工作計劃;
(2)畢設(論文)資格審查表;
(3)畢設(論文)題目基本情況一覽表;
(4)畢設(論文)答辯計劃;
(5)畢設(論文)工作總結(含統計數據)
(6)校級優秀畢設(論文)相關材料;
提交給教務處的畢設(論文)題目基本情況一覽表,教秘可以登錄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在“表格導出”功能項下進行導出操作。務必保證“畢業設計(論文)基本情況一覽表”中信息與存檔的畢業設計(論文)一致。
2、教學院系自行保存的檔案:
(1)畢設(論文)過程管理及質量檢查等紙質材料,具體包括題目申報表、任務書、中期檢查表。
(2)學生畢設(論文)紙質檔案(含畢設(論文)、相關圖紙及成果、開題報告、外文翻譯及原文、成績冊)
各教學院系需自行保存的紙質檔案,可以從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進行導出打印操作,指導教師登錄系統后,在“流程管理”——“學生材料打印”功能項下進行導出操作即可。教管人員可登錄畢設系統在“表格導出”項下進行相應操作。
3、提交圖書館電子版畢業設計(論文)
教學院系須對學生上傳圖書館的電子版論文進行審核,確保畢業設計(論文)電子檔案與紙質版檔案一致。
請各教學院系務必嚴抓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明確指導教師負責制,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質量把關工作,指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處理好就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的關系,嚴禁論文中出現抄襲等現象。重點關注卓越班等校外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學生,校內指導教師加強后期督促,確保畢業設計(論文)保質保量完成。
附件:2021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公開答辯學生名單
教務處
2021年4月22日
附件:2021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公開答辯學生名單
院系 | 專業 | 班級 | 學號 | 姓名 |
機械工程學院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過172 | 2017310386 | 李鈺 |
機械工程學院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過173 | 2017310402 | 張建正 |
機械工程學院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過173 | 2017310401 | 楊梓豪 |
機械工程學院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過171 | 2017310352 | 張烘瑋 |
機械工程學院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過173 | 2017310414 | 白婧 |
經濟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信172 | 2017311295 | 邵卿蕓 |
經濟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信172 | 2017311300 | 李水鳳 |
經濟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信172 | 2017311653 | 索朗德吉 |
經濟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信171 | 2017311257 | 徐瑞珩 |
經濟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信171 | 2017311262 | 閆雪婷 |
信息工程學院 | 自動化 | 自171 | 2017310911 | 門姝妍 |
信息工程學院 | 自動化 | 自172 | 2017310934 | 宋瑞鵬 |
信息工程學院 | 自動化 | 自172 | 2017310927 | 隗立昂 |
信息工程學院 | 自動化 | 自173 | 2017310974 | 王爽 |
信息工程學院 | 自動化 | 自171 | 2017310905 | 楊啟思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功能材料 | 功材171 | 2017311591 | 王曉睿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功能材料 | 功材171 | 2017311585 | 鄒宇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功能材料 | 功材171 | 2017311598 | 鐘穎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功能材料 | 功材171 | 2017311588 | 趙恩澤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功能材料 | 功材171 | 2017311556 | 王恒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