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學院2020年春季學期
第13周線上教學情況總結
第13周我校應開出課程門數為667門,截止13周周末已結課的課程有295門,共368個教學班。13周各院系按照期中教學檢查要求落實了本院系的各教學環節的檢查工作,畢業設計工作按進度推進,教學秩序平穩。
一、理論課教學情況
(一)各院系理論課教學情況
化學工程學院第13周線上教學整體運行良好,共39門理論課進行了線上教學,原課表中所有13前周應開的理論課全部開出,有29門課已經理論課時結課。開課教師除直播授課外,通過線下學生自學、頭腦風暴、答疑討論、作業、測試、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任課教師加大學習指導、難點解析和答疑。師生互動效果較好,批改作業能夠做到及時反饋,大部分作業能認真獨立完成,測驗成績和作業情況反映學生基本掌握了學習內容。經過任課教師督促不簽到學生,本周學生線上到課率較好,簽到率98%,學生上課積極性較高。
信息工程學院線上教學課程建設通過云班課及課程相應的教學平臺進行了檢查,內容有教學大綱、進度表、教案、PPT、相關資料、簽到、作業布置、批閱等情況。檢查結果顯示,線上教學資料完備,各周教學任務明確,教學進度和教學活動與課程大綱和教學日歷的要求相符。學生到課率和學習參與度正常,部分課程的作業批改率稍低,存在問題的,各系、室在督促整改中,確保在下一步在成績統計中納入。
安全工程學院13周有8門理論課開課,學生簽到率100%。任課教師借助云班課平臺發布教學視頻資源和課件,開展了頭腦風暴、在線輕直播及答疑、隨堂測試、并發布課后作業等活動,部分課程借助釘釘軟件在線進行作業匯報,學生參與課堂效果良好。理論課程任課教師已于第十三周周日將承擔的理論課程線上教學情況檢查表發送給教學秘書備案。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截至5月16日在線運行班課16門次,較第12周減少3門理論。老師們上傳各種教學資源1358個,組織各種線上活動846次,較第10周分別增加66個和166次,線上教學秩序良好。
機械工程學院第十周開出85個教學班141教學節次,全部正常開展了線上教學,建立了云班課,教學秩序平穩,本周出勤率為94.56%。
馬克思主義學院第13周本科生開課為5門次,33個教學班,線上教學整體運行情況和學生總體出勤情況良好;老師們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線上教學進度與網上授課方案進度基本相符。第13周任課老師對照課表時間開展企業微信直播和云班課在線教學活動,認真進行線上答疑和批改學生線上作業,及時反饋學習效果;隨時保持云班課和微信群(如遇網絡卡頓時啟動預案,利用微信群開展線上教學)信息暢通,學生有問題可隨時通過云班課和微信群聯系任課教師。第13周繼續做好將疫情防控工作融入思政課教學工作。強調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的重要講話和防疫抗疫故事作為生動素材融入思政課堂,深入宣傳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取得的成效。
外語系第13周教學整體情況一切正常,教學秩序平穩有序,教師能嫻熟運用各種平臺,有效開展線上教學。有些學生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布置的作業,或者不能及時提交作業,出現學習松懈現象,需要教師想辦法及時聯系到學生,與之溝通交流,發現學生存在的困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引導督促他們努力積極學習。
(二)云班課教學數據
1、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第十三周,全校應開教學班數667門,實開云班課數928門。

2、第十三周各教學院(系)的課均新發布資源在1.9-7之間,全校平均每門云班課新發布資源數4.1。

3、第十三周各教學院(系)的課均新開展活動在1-6之間,全校平均每門云班課新開展活動數3.1。

4、第十三周各教學院(系)的課均新發布試題在1.3-16.7之間,全校平均每門云班課新發布試題數6.3。

5、第十三周各教學院(系)的課均活躍指數在80-253.5之間,全校平均每門云班課活躍指數153。

二、考試情況
安全工程學院2020春季學期理論考試課程共有10門,其中已有2門課程完成線上期末考試。根據《2020年春季學期安全工程學院理論課程考核方案及實踐課程教學預案》,第13周理論課程《職業衛生檢測與評價》進行線上考試,考試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借助電腦端釘釘軟件、手機端藍墨云班課APP和微信軟件實現過程的監控和考核,線上考試過程順利,未出現異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根據教務處考試安排時間、考核方式,按期組織線上考試。13周組織了3門課程期末考試,均順利進行,學院組織了線上巡考。補考成績按期登入完畢。
化學工程學院本周有7門課程進行了期末考試,課程考試均采取云班課線上考試方式進行考試,監考采取企業微信或者騰訊會議視頻監考,考試進行的較為順利。
機械工程學院多次研究部署考試方式、方法和監考等事宜,明確要求聚焦課程目標的達成,多種形式創造性的開展線上結課考試的基礎上。這周部分課程已經順利完成結課考試。如:油氣集輸,考試在云班課系統中網絡在線進行,考試題目分別在云班課和企業微信會議兩個平臺上顯示;根據考試答題情況,對學生進行抽查答辯;1.是非題(共20分,20道題,每題1分,時間20分鐘) ,在云班課中測試系統中設置二選一的選擇題,即選擇 A(對) 或 B(錯);測試分成4次測試單元進行,每測試單元為5道題,時間5分鐘,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測試結果,系統自動結束測試;在第一次測驗單元結束后再開始第二次測試單元直至4次測試單元完成。2.選擇題(共20分,10道題,每題2分,時間20分鐘)。在云班課中測試系統中答案設置四個選擇項(A、B、C、D),根據題目要求有單選題和多選題;測試分成2次測試單元進行,每測試單元為5道題,時間10分鐘,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測試結果,系統自動結束測試;在第一次測驗單元結束后再開始第二次測試單元。3.計算題(共15分,1道題,時間20分鐘) 4.分析題(共45分,3道題,每題15分,時間60分鐘)。計算題和分析題在云班課中每道題以一次作業活動形式給出,每題完成時間設置為20分鐘,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答案,系統設置自動結束該作業活動;完成第一道題后再開始進行第二題直至4道題答題完成。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線上結課考試采用閉卷考試,考試平臺為云班課+騰訊會議視頻監考,按行政班分為2個考場(考場1:環171,考場2:環172+重修)。2.題型包括知識測試題/選擇題(15%)、計算題(50%)、綜合分析/簡答題(15%)+論述題(20%),計算題采用同一題干不同參數,測試時間按分值比例。同時結合試題抽查答辯,確定考試環節的最終得分。3.大作業匯報采用視頻答辯,根據評分要求分項打分。
數理系本周進行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重修班)、線性代數(重修班)、概率論與數理統計G三門課程的線上考試。數理系領導高度重視這三次線上考試,專門召開會議傳達了學校關于線上考試的相關指示精神。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數理系部分課程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和創新多元的評價方式,如撰寫課程論文與調研報告、線上考試等各種與課程或學習環節相適應的形式進行考核,強化過程管理。在考試組織方面,數理系充分吸收了前幾次線上考試的經驗,逐漸形成和完善了線上考試的工作流程,提前做好相關應急處置預案,提前要求學生上傳好考試誠信承諾書,監考老師按照規定提前40分鐘進入考場,建立專門的考試微信群,及時溝通交流考試相關信息,提高處理考場緊急問題的速度和能力。數理系通過不斷在線上考試實踐中積累經驗、改善不足,提高組織線上教學的能力。
信息工程學院部分理論課程已經順利結課,如電工教研室的13門理論課結課,3門課程進行了期末考試;計算機6門課程結課,其中3門理論課已經進行了期末考試,考試平穩順利。
體育部:進一步做好體育課程期末線上測試準備工作,根據《體育課程線上教學期末考核預案》要求,體育課程專項理論利用云班課進行測試,各項目組積極利用云班課課程圈、教學包等方式共享彼此教學資源及教學活動,制定線上測試注意事項,提出測試要求,確保線上測試工作順利完成。
三、實踐環節進展情況
安全工程學院按照 “2020年春季學期安全工程學院理論課程考核方案及實踐課程教學預案”的要求,目前學院有1門校內實踐課程《科研方法訓練》、3門理論課程實驗環節已經開課(《燃燒爆炸安全理論》、《工業通風與防塵》、《安全監測與監控》),任課教師按照提交的課程教學預案有序開展,教學過程進展順利。理論課的實驗部分采用釘釘視頻直播、云班課視頻資源等方式開展課程實驗,其中視頻直播過程中借助模擬軟件開展線上實驗,學生線上認真聽課,互動良好;學生運用云班課完成提前錄制的實驗教學視頻資源的學習,并將實驗報告上傳,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目前線上實驗進展良好。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第13周實踐類課程9門,全部是理論課程內的參觀實踐、上機或實驗。4門探索實踐、2門上機按期進行;三門實驗中,一門高分子專業《聚合物加工工程》實驗課,兩門材料專業的《現代材料研究方法》《金屬學與熱處理》實驗如期進行。視頻觀看、講解實驗。《材料力學性能與物理性能》9-14周的課程提前到7-12周進行,已結課。老師們目前采用的授課方式:釘釘直播+云班課討論、云班課+釘釘直播。
工程師學院進一步全面落實以學生為中心、學習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在實踐教學中強化實踐教學線上實操演示教學,豐富實踐教學資源,持續改進實踐教學方法,不斷豐富完善實踐教學。會上強調,工程師學院教學工作以實踐育人為主,全面加強課程思政工作,做好勞動教育與美育和實踐課程的結合。工程訓練、電工電子實習做好“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練”,教師在做好前一階段多個實操項目實習任務回收,總結經驗,開出更多更好的線下實操項目。工程師學院的大學生創新思維訓練、可控編程控制器及應用等通選課程正常進行,用好云班課等教學平臺,以企業微信、QQ群“二平臺”授課為輔,確保網絡授課的順利開展,大學生創新思維訓練結合當前防疫形勢,開展線上創客嘉年華,學生開展創新活動,思考如何更好抗擊疫情。
化學工程學院本周有48門實驗實踐類課程開課,大部門的實驗實踐課已經開課。開課班級都已建立了云班課,開課教師已全部在云班課上傳了課程教學方案。課程都已云班課為主要授課方式,同時依托微信、企業微信和各類仿真平臺開展授課。學生對課堂布置任務能基本完成。所有學生都已加入云班課。
機械工程學院按照進程開展的實踐環節通過加強工程軟件的應用、利用仿真實驗和文獻資料查閱、視頻演示等順利開展。同時,本周開始在實習教學中增加聘請企業高級工程師為學生進行線上講座。如在機械設計與制造等實踐中,教師運用網絡虛擬實驗軟件+現場錄制的實驗操作視頻+個性化實驗題目,使學生了解實驗設備基本操作的基礎上,通過與軟件結合進行實驗動手能力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工程意識,提高了學生數據的分析能力,學生收獲較大。調查問卷了解實驗課程是否起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運用知識的作用,27%學生表示非常好,48%較好,作用不大僅占6%。
數理系:本周物理教學與實驗中心繼續進行線上仿真實驗。本周進行的實驗是“偏振光的觀察與研究”。光的偏振是指光的振動方向不變,或電矢量末端在垂直于傳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軌跡呈橢圓或圓的現象。
信息工程學院按照前期的工作預案,各實驗、實踐教學都制定了詳細可行的線上進行方案,實驗正常開展中。對于如計算機專業軟件類的實驗,教師通過下發實驗指導書,指導學生安裝編程開發軟件進行實驗。對于與硬件相關的實驗,任課老師找到了相關的仿真軟件進行了實驗,課前發布仿真實驗視頻及部分實物實驗視頻、實驗指導書、實驗要求,供學生預習,視難度情況,把實驗拆解,如《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把實驗拆解為25個實驗項目,包含15個驗證性實驗和10個設計性實驗,課中采用雨課堂、視頻會議等直播仿真軟件如Multisim的基本操作和所有實驗內容的講解。
經濟管理學院:所有實踐類課程均在有序進行。實踐類課程任課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和性質均已制定在線教學方案,也與實習軟件供應商進行了溝通,為學生提供電子版資料,為學生安排了每周實習任務,并在通過云班課進行實習中的問題答疑,方案具有可行性,進展順利。較為特殊的會計手工模擬實訓課程,目前教師已將實習教材全部掃描成了電子版資源,并為學生繪制了電子版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從第13周開始實習工作已經順利開展。
四、畢業設計
安全工程學院目前畢業設計(論文)研究工作已經到最后階段,部分學生已經接近定稿,學生整體完成進度為60%~80%,個別學生已基本定稿,在安全工程學院教師工作群,提醒畢設指導教師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畢設的指導和把關。在安全工程學院2020春畢業設計(論文)群,提醒學生學院暫定于第15周周一(5月25日)開始論文定稿查重,第16周開始論文答辯,督促學生把握好進度,及時與指導教師溝通并按要求認真完成論文。學生填寫的第13周電子版工作日志經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審核通過,已于第13周周日由指導教師發送給教學秘書備案。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都在導師的指導下正常進行畢設的相關工作。導師們通過微信群、釘釘視頻會議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第三章、第四章內容撰寫、探討實驗方案、數據分析、實驗記錄整理、MS軟件模擬計算指導、檢查工作日志和論文撰寫等方面的指導。
化學工程學院本周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應用化學專業相繼開始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檢查。全體畢設指導教師在抓疫情防控不減壓的前提下,加強督促、細心指導,保證畢設質量,保障學生順利完成畢業任務。會后每位指導教師向學院報告所指導學生畢設進展情況,學院將根據新的情況,進一步加強2020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保障今年的畢業生順利畢業。
機械工程學院根據教務處《關于做好2020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后期工作的通知》,通過騰訊會議,與學生工作協同進行,就畢業設計(論文)進一步明確了質量要求和進度安排,并回答了學生的提問,特別針對延期畢業學生,重點強調和督促學生按照進度要求,加強與指導教師聯系與溝通,順利完成畢業設計(論文)。
數理系:根據畢業設計進度安排,信息與計算科學161班畢業生畢業設計(論文)初稿修改工作進入收尾階段。大部分畢業生已按照時間節點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為了做好畢業設計(論文)最后階段的工作,各位指導教師也充分發揮自身在相應領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給與學生精準的指導,盡最大努力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能力、技術拓展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適應技術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
外語系:畢業論文工作正在按照計劃有序進行,學生正在撰寫論文第三稿。指導教師按照要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并在畢業論文管理系統里填寫了畢業論文中期檢查表。
信息工程學院對2020屆的360份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進行了在線檢查。組織畢設指導教師填寫“信息工程學院畢業論文中期檢查自查表”,經查,相比較往年,因疫情滯留在家的原因,沒有學生間的互相比較,缺少面對面的督導交流,學生存在緊張感不強的情況,有少部分同學進度滯后,有極個別同學畢業設計態度不端正,存在教師與學生交流效率偏低的情況,各專業已經敦促各指導教師督促學生加緊。截止目前,各專業已經制定了線上答辯的方案。
經濟管理學院本次畢業設計(論文)仍然按照計劃有序進行,總體情況良好,教師自查主要對日志、文獻翻譯、初稿等環節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指導教師能夠遵循畢設整體進度安排,按照學院“指導老師每周和學生用視頻指導論文至少一次”的要求,充分保證畢業論文質量,高標準完成畢設工作。從教師填寫的自查報表情況看,絕大部分學生均按要求完成了相應工作,情況良好。
五、期中教學檢查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根據學校計劃制定了材料學院的期中教學檢查計劃,11-13周各專業和學院進行了期中教學檢查,及時總結了理論、實踐課程運行,考試進行情況。舉辦了3場學時座談會和1場任課老師線上考試交流會。
機械工程學院:及時制定和發布了《機械工程學院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期中教學檢查方案》,成立教學質量監控小組,理論課教學運行情況、實踐課教學情況、補考工作開展情況、畢業設計進展情況、同行評價、督導聽課和學生線上座談會等方面進行期中教學檢查,13周組織各基層進行期中教學檢查匯報。如制圖教研室2020年5月14日下午,機械工程學院工程圖學教研室全體老師在線上召開了本學期期中教學檢查與經驗分享交流會,特邀吳波老師參加。此次會議由工程圖學教研室負責人丁喬老師主持。丁喬老師對“線上教學資源”、“線上教學活動”、“線上理論課、實踐課”運行及哪些制圖內容適合線上或線下教學的教師問卷調查做了詳細的總結,為未來將教育技術與制圖教學深度融合、開展更多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積累經驗。隨后教研室老師對期末線上考試的卷子分發方式、虛擬考場設置個數、每個考場考試學生數、監考老師人數、主觀題閱卷方式等做了熱烈討論并達成一致意見。本學期制圖教研室承擔全校四門類工程圖學課程,8位制圖老師分工合作、全部參加期末試卷的主、客觀題出題工作。
馬克思主義學院:各教研室圍繞理論課與實踐課教學運行中的相關問題,如在線教學基本情況、答疑輔導情況、期末考核方案及聽課查課情況進行了集體研討。從整體聽課情況看,老師們課前準備比較充分,能夠比較好地運用云班課的各種活動形式和利用學堂在線的優質教學資源有效組織教學,同時采用多種方法加強師生互動,做好答疑輔導工作,如《原理》課老師每周會在輕直播的討論中留有答疑時間,并開放微信、企業微信等多種形式供學生聯系教師。教師也會在每次的測試后及時進行總結與分析,重點講解學生掌握較為薄弱的部分;調整后的期末考核方案充分考慮了本學期在線教學的特點,主要采用材料分析題、論述題等主觀題形式進行線上考核,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期中教學檢查期間,任課教師已經按工作要求在云班課發布了期末考核方案、流程等相關指導說明;通過聽課查課,老師們表示,在教學資源、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技術應用等方面收獲頗豐、受益良多;《國情調研與實踐》課程按照要求有序推進。任課教師均已建立云班課,并結合疫情防控新增了“抗疫專題”,同時將課程說明、實踐指導、模板等在云班課發布,通過企業微信群、班級微信群或云班課輕直播等方式進行了說課、答疑和相關指導,并規定了作業上交時間。《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本學期實踐教學的主題為“在抗疫中學習”,要求學生結合課程所學,通過調研、分析、訪談等方式,認識和了解疫情防控時期的中國。學院5月16日召開黨政聯席會對教學工作進行部署,強調按照要求認真做好期中教學檢查和總結等各項工作并按時提交相關材料。同時聽取了各教研室本周線上教學情況匯報,了解線上教學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問題及困難,要求老師認真做好期末考核出題、組織等相關工作,并強調要加強學生思想品德和誠信教育。
經濟管理學院:教學督導組、學院領導、系主任在11-13周內對本學期課程聽課,教學督導組成員(王偉方、倪靜、白璦崢、梁慧媛、索晨霞、郝冰、)每人聽課3門(次),學院領導、系主任每人聽課2門(次)。聽課反饋來看,任課教師均能熟練地把控在線教學方式,在設計在線課堂、提供學習資源、豐富班課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率、布置學生任務等方面都付出了努力,利用云班課進行頭腦風暴、個人及小組任務、在線測試、投票問卷、線上討論等,充分開展教學互動,能夠做到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為目的,注重互動效果。
人文社科學院:期中教學檢查工作也有序開展。一是對畢業論文進度的調查,學院專門設計問卷,對全院200多名畢業生進行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大部分學生完成了3稿及以上的修改工作,仍有部分畢業生論文進展狀況不好,學院也已采取措施。對進展緩慢的學生,對學生、指導老師深入了解情況,并以學院抽查、評閱老師提前預審等方式促進論文進展,確保畢業生能順利參加答辯、順利完成學業。二是對URT項目進展情況的調查,學院所有指導URT項目的老師均完成答題。
教務處
202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