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設《人工智能導論》課程的通知
各位2024級本科同學: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人工智能發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提高大學生人工智能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深化高校專業課程改革提高大學生人工智能素養能力的意見》(京教高〔2024〕2號)文件要求,我校決定自2024-2025學年秋季學期起,分兩個學期為全體2024級全日制本科生統一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程名稱及性質
面向理工類專業開設《人工智能導論A》,為32學時,2學分;面向管文類專業開設《人工智能導論B》,為24學時,1學分。課程設置在“通識教育選修模塊”下的“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模塊”,要求所有2024級全日制本科生全部選修。
二、課程內容
《人工智能導論A》《人工智能導論B》教學內容均分為四個模塊:通識基礎、算法原理、前沿拓展和實踐實訓。
1. 模塊一(通識基礎)。人工智能通識素養內容,目的是建立人工智能的正確認知,了解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體系與框架,建立學習興趣。
2. 模塊二(算法原理)。側重新一代人工智能工程化體系認知的建立,側重理工貫通、問題驅動,結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歸因,以人本思維著力塑造低年級學生的人工智能正確認知,貫通計算思維、數據思維、迭代思維、開源思維等,理解人機共生的協創未來。
3. 模塊三(前沿拓展)。包含大量“人工智能+X”典型應用案例,如“AI+教育”、“AI+制造”、“AI+醫療”等人工智能在各個行業領域的融合與應用。
4. 模塊四(實踐實訓)。遵循“四個一”原則,完成一次課堂實驗、參加一次現場實踐活動、完成一項課程設計、參加一次學科競賽,完成四項中的任一項即可獲得對應學時。
三、授課方式
課程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課程教學。任課教師和學生統一使用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平臺https://beijing.fifedu.com/#/開展線上教學和學習。使用方式詳見附件《人工智能通識教學平臺使用手冊(學生端)》。
四、考核方式
《人工智能導論A》《人工智能導論B》均采用分模塊考核方式,側重過程考核,課程采用百分制計分。具體考核方式和考核占比如表1所示。
表1 人工智能通識課考核評價方法
課程內容模塊 |
人工智能導論A 考核成績占比 |
人工智能導論B 考核成績占比 |
考核方式 |
模塊一: 通識基礎 |
40% |
30% |
“市級人工智能通識課”平臺線上考核。 |
模塊二: 算法原理 |
20% |
5% |
|
模塊三: 前沿拓展 |
25% |
40% |
根據線下教學和學生線上學習情況,結合學生撰寫的學習報告進行考核。 |
模塊四: 實踐實訓 |
15% |
25% |
根據學生完成的實踐實訓情況進行考核。 |
五、其他事項
請全體上課學生提前了解人工智能通識教學平臺的使用方法(使用手冊見附件),學習過程中有疑問可咨詢班級任課老師。
受教學資源限制,化學工程、藥物分析、人工智能等16個專業和致遠新工科實驗班的學生定于2024年秋季學期開課,已將課程預置到學生課表里,其他專業學生定于2025年春季學期開課。
附件:《人工智能通識教學平臺使用手冊(學生端)》
教務處 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辦公室
2024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