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務處組織全校相關教師參加北京高校教師教學發展工作推進會
5月17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在北京師范大學組織召開北京高校教師教學發展工作推進會,我校在主樓3501設立分會場。副校長陳家慶,教務處處長王騰等60余人在分會場通過網絡直播參加全體會議。

在經驗交流環節,北京師范大學陳英和教授、北京科技大學羅熊教授、北京建筑大學廖維張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黃海霞教授分別圍繞教師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教師教學培訓體系建設、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教學名師成長之路等方面作了交流發言。
陳英和教授闡述示范中心內涵建設的發展路徑,總結示范中心促進教師全面發展、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經驗,同時聚焦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從“教”與“學”的供需關系出發,探討了“教”與“學”過程中的總體教學設計和具體教學策略,提出了“四有”好老師的職責使命。羅熊教授重點介紹了北科大教師教學培訓體系建設實踐,分享了校院兩級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經驗和學校青年教學骨干人才計劃、新教師課堂教學準入制度、賽教融合驅動教學組織建設等特色亮點工作。廖維張教授分享了北京建筑大學在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的典型經驗做法,介紹了學校通過黨建引領、科研反哺教學、多方協同育人等措施引培并舉,助力打造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的師資隊伍。黃海霞教授結合自身從教經歷和感悟,聚焦高校青年教師如何上好一節課的問題,分享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寶貴經驗,指出教師要不斷實現境界的升華,傳承紅色基因,培養社會主義可靠的接班人。
柳長安同志指出,持續推進教師教學發展工作改革創新,各高校要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健全教師教學發展的運行機制和保障體系,引導教師增強自覺培育教學發展的能力。他強調,要落實教師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各高校要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教師要熱愛教育工作,執著于教書育人。要加強教師教學能力建設,各高校要加強教師教學發展機構建設,發揮基層教學組織的作用,建立常態化的教師教學培訓體系,發揮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要健全教師評價激勵機制,各高校要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注重教育教學工作實績和貢獻,加大教學成效權重,探索建立完善教師自評、學生評教、同行評價等相結合的評價新框架,大力弘揚尊師風尚,鼓勵教師成為“大先生”。
北京高校教師教學發展工作推進會結束后,陳家慶副校長與各位在場教師分享了搞好本科教學對新時代教師個體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陳家慶副校長指出,構建專業標準,優化專業結構應以《普通高等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基準,以人才培養需求為指引,以教育質量提升為核心,堅持“因材施教,分類培養”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到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制定綱領性的專業培養方案,制定行之有效的課程教學大綱,形成教師、教材、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體系。
陳家慶副校長強調,深化課程建設,打造課程體系構建應以創新能力培養為重點,通知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的理論教學課程體系,基礎技能、專業綜合技能和創新意識融合的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構成的人才培養課程教學體系。在夯實專業知識基礎上不斷提升學生的基礎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加強教學改革研究,凝練教育教學成果應堅持以教學改革項目帶動教學研究的開展,堅持研究成果實踐本科教學的目標,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系列課程綜合改革研究、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校教學管理與實踐制度的重建等方面。通過激勵教師積極參與教改項目,并推進教改項目的成果化,使其應用到實際教學上來,推動課堂教學革命。以教學改革研究為抓手,立足課改,改變課堂,以課堂為支點撬動教育教學的活力,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潛能和學生熱愛學習的本能,堅持“以本為本”,踐行“四個回歸”,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上。
教務處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