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小紅,男,1970年生,管理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市長城學者,北京市教學名師。現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企業發展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工商管理學科方向帶頭人,市場營銷專業責任教授。
長期講授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管理仿真模擬等課程,主要從事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員工激勵、薪酬管理、知識管理、智力資本管理、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兼任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理事、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企業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大數據協會理事、首都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理事。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和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優秀人才項目以及企業委托項目14項。在清華大學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等出版專著、譯著、編著等16部,在《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中國軟科學》《中國科技論壇》《經濟與管理研究》《企業管理》等雜志發表論文50余篇。
I. 主要研究工作
1. 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管理;
2. 管理理論、管理變革、管理原理、審計理論與實務;
3. 知識管理、人力資本管理、智力資本管理;
4. 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
II. 獎勵與榮譽
2008年入選“北京市青年骨干人才”,2010年入選“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2015年晉升教授,同年入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優秀學科帶頭人培育計劃。2016年被學生評為“我最喜歡的優秀教師”,2017年入選“北京市長城學者”培養計劃,2024年入選“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先后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北京高等學校優秀專業課主講教師、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教學名師、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優秀畢業生指導教師、優秀教學獎、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URT指導教師等榮譽和省部級、行業協會科技進步獎等20多項。
1. 張小紅, 邱瑩, 王凡林等. 智能服務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中國商業聯合會服務業科技創新獎一等獎, 2023.
2. 張小紅, 張金昌, 李思經等. 智能財務管理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21.
3. 白璦崢, 張曉霞, 張小紅. 管理學原理, 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優秀教材(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類)二等獎, 2021.
4. 張小紅, 溫瑤, 趙欣娜, 石峰, 張遠, 孫源等. 基于成果導向視角的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與實施, 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教學成果獎優秀獎, 2020.
5. 張小紅, 黃津孚, 張金昌, 梁峰, 趙玉, 趙欣娜, 楊秋實等. 智能服務的技術實現與應用, 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2019.
6. 景永平, 王偉芳, 王風云, 孫衛民, 張小紅, 李海萍, 張麗, 葉江虹等. 基于成果導向的“知能互嵌”式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與實踐,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7.
7. 張小紅.《管理仿真實習》課程教學理念與實踐,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教學改革優秀案例, 2017.
8. Zhang xiaohong. “The Impact of Employees’ Relationships on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Highly Commended Award, 2016.
9. 張小紅, 白璦崢, 溫瑤, 孫衛民, 石峰, 李艷玲.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管理實踐模式研究, 第三屆中國化工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三等獎, 2015.
10. 張小紅.《企業管理仿真模擬》,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出版物獎-教材獎二等獎, 2014.
III. 承擔科研項目
1.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項目“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研究”,項目負責人,2024-2025。
2.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項目“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與對策建議”,項目負責人,2023-2024。
3.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智能互聯時代的管理與管理學變革研究” (項目編號:19FGLB025),項目負責人,2019-2022。
4.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我國科技創新型拔尖人才培養研究”(項目編號:2014GXS4K051),項目負責人,2014-2015。
5. 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北京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中智力資本轉化路徑研究”(項目編號:14JGB051),項目負責人,2014-2016。
6. 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北京市科研機構智力資本管理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2008-2009。
7.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優秀學科帶頭人培育計劃項目“基于知識的北京高校智力資本創造機制研究”,項目負責人,2015-2017。
8. 研究機構委托項目“農業科學數據資源共享服務用戶滿意度調研”,項目負責人,2013-2014。
9. 研究機構委托項目“農業信息服務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2008-2009。
10. 研究機構委托項目“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發展戰略分析”,項目負責人,2007-2008。
IV. 代表性學術論文
1. 張小紅, 伍玉君, 胡文馨.多因素聯動對智力資本信息披露的驅動機制研究——基于組態視角的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23(02):112-129. (CSSCI)
2. 張小紅, 郭威, 李思經, 梁峰, 楊大飛. 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路徑——來自結構方程模型的經驗證據[J]. 中國科技論壇, 2021 (12):159-168. (CSSCI)
3. 張小紅, 黃津孚. 論智能互聯時代管理學理論的進化性重構[J]. 福建論壇, 2019(10):12-21. (CSSCI)
4. 張小紅, 唐高文, 趙欣娜, 李思經, 梁峰. 校企協同創新中智力資本轉化路徑研究[J]. 中國科技論壇, 2019(06):56-65. (CSSCI)
5. 張小紅.《現代企業管理原理》對管理學原理的有效探索——黃津孚《現代企業管理原理》述評[J]. 學術評論,2018,(04):51-58.
6. Zhang xiaohong et al. Managerial power, agency cost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an empirical study from China[J],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2016,Vol.10 Iss:1, pp.119-137. (SSCI)
7. Zhang xiaohong et al. The Impact of Employees’ Relationships on Tacit Knowledge Sharing[J].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2015, Vol.9, No.4, pp.611-625. (SSCI)
8. 張小紅, 李未萌, 李建華. 智力資本價值評估方法的實證研究——以醫藥制造行業專有技術的價值評估為例[J]. 中國軟科學, 2015,(06):176-183. (CSSCI)
9. 張小紅, 黃津孚, 張金昌, 王榮霞. 智能化管理——管理理論發展的新階段[J]. 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5,(08):176-183. (CSSCI)
10. 張小紅, 張金昌. 智能時代的流行術語與發展趨勢[J]. 甘肅社會科學, 2014,(06):203-206. (CSSCI)
11. 張小紅. 科研組織智力資本轉化研究[J]. 中國科技論壇, 2014(08):154-160. (CSSCI)
12. 黃津孚, 張小紅. 企業管理發展階段研究——正從系統化時期進入智能化時期[J].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2014(01):7.
13. 張小紅, 黃津孚, 王榮霞. 三化全面挑戰企業管理的原有模式[J]. 企業管理, 2013(10):30-32.
14. 張小紅, 張金昌, 宋立榮. 個體知識的特性及其開發管理研究[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3(02):30-32.
15. 張小紅, 李思經. 智力資本概念的界定與探討[J]. 工業技術經濟, 2007(12):82-84.
16. 張小紅, 李思經. 農業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研究[J]. 中國科技論壇, 2006(05):127-130. (SSCI)
V. 出版著作
1. 張小紅,黃津孚,張金昌等著. 智能互聯時代的管理變革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 2024.
2. 黃津孚, 張小紅, 龍成鳳主編. 管理學精讀文選與管理案例[M].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22.
3. 張小紅主編. 企業管理仿真模擬理論與實踐[M].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21.
4. 張小紅, 成思思主編. 管理學基礎(第3版)[M].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20.
5. 張小紅, 白璦崢, 黃津孚, 溫瑤主編. 管理學[M].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4.
6. 黃津孚, 張小紅, 何輝著. 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的視角[M].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4.
7. 張小紅主編. 企業管理仿真模擬[M].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3.
8. 張小紅, 白璦崢等主編. 管理學基礎(第2版)[M].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3.
9. 張小紅, 白璦崢主編. 管理學基礎(第1版)[M].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9.
10. 張小紅著. 智力資本及其管理研究[M].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
VI. 招生信息
本人主要招收工商管理(1202)學術學位碩士、審計(0257)專業學位碩士。誠摯歡迎數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大數據管理與應用、電子商務等工商管理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其它理工科專業踏實認真、敢于創新、具備較強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高英語水平的同學加入本團隊。
VII. 聯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 大興區 康莊路,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康莊校區
郵政編碼:102617 聯系電話:18618229038
電子郵件:zhangxiaohong@bip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