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遠超,男,1977年生,黑龍江省五常市人,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9年畢業于東北電力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熱能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于華北電力大學熱能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10年7月至今,在機械工程學院能源工程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從事能源高效利用與節能減排技術及裝備領域的研究,主講“高等工程熱力學”研究生學位課程。目前兼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會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會員。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計劃項目及多項企業委托橫向項目研究,與國內同行保持密切聯系,并積極與企業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檢索14篇,以第一發明人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
I. 主要研究工作
1. 能源高效綜合利用與節能技術;
2. 微納尺度傳熱傳質學;
3. 燃燒理論與低污染控制技術。
II. 獎勵與榮譽
1. 劉遠超(指導教師),第十屆中國研究生能源裝備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三等獎,2023年。
2. 劉遠超(指導教師),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二等獎,2021年。
3.劉遠超(指導教師),北京市普通高校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2022年。
4. 劉遠超(負責人),獲獎名稱:高校建筑能源資源消耗情況調查分析,北京高校師生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雙百行動計劃”教師組示范團隊及優秀團隊,2020年。
III. 承擔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可控火焰合成超長單壁碳納米管的基礎研究,項目負責人,2012.1-2014.12。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微納米多孔絕熱材料的耦合傳熱特性研究,項目參與人,2009.1-2011.12;
3. 北京高校“雙百行動計劃”項目:高校建筑能源資源消耗情況調查分析,項目負責人,2019;
4. 企業橫向項目:城市供暖熱水鍋爐關鍵部件的設計開發,項目負責人,2021-2023。
5. 北京市教委面上項目:天然氣鍋爐摻氫燃燒規律研究,項目參與人,2022.1-2024.12。
6. 北京高校“雙百行動計劃”項目:首都能源節約型高校建設情況調研,項目負責人,2020;
7. 校級青年教師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項目:碳氫燃料可控火焰中污染物生成特性研究,項目負責人,2015-2016;
8. 北京市教委面上項目:高效緊湊油氣水三相重力油水分離器的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參與人,2012.1-2013.12。
9. 企業橫向項目:多回路熱管換熱性能測試裝置,項目參與人2016-2017;
10. 企業橫向項目:軸流壓縮機強度與機組轉子動力學數值方案,項目參與人2012-2013;
11. 企業橫向項目:核電高壓典型級隔板焊接數值方案開發與變形量數值模擬(二期),項目參與人2012-2013;
12. 企業橫向項目:風機氣動性能計算軟件及優化模型開發,項目參與人,2011-2012。
IV. 代表性學術論文
1. 劉遠超*,蔣旭浩,邵鈳等.幾何尺寸及缺陷對石墨炔納米帶熱輸運特性的影響[J].化工學報,2023,74(06):2708-2716.
2. 劉遠超*,關斌,鐘建斌等.單層MoS2中聲子熱輸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23,51(08):182-187.
3. 趙婷婷(碩),劉遠超*,關斌等.金屬納米顆粒對甲烷水合物分解過程的影響[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23,31(03):1-6.
4. 關斌(碩),劉遠超*等.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單層WS2熱輸運特性研究[J].人工晶體學報,2023,52(02):289-297.
5. 鐘建斌(碩),劉遠超*,張皓宇等. 二維層狀二硫化鉬和二硫化錫的熱輸運特性研究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 2022,50(12):38-45.
6. 邵鈳(碩),劉遠超*,鐘建斌.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熱輸運性質的實驗及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2021,49(07):1-6.
7. 邵鈳(碩),劉遠超*,鐘建斌等.管長和氮摻雜對單壁碳納米管熱導率的影響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20,28(03):21-25.
8. 任靜浩(碩),劉遠超*,吳立志. WNS型燃氣鍋爐在不同熱負荷下燃燒的研究[J].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 2015, 23(2): 8-11.
9. 劉遠超,孫保民,趙惠富. 溫度對V型熱解火焰合成碳納米管的影響研究[J].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11,32(6):615-621.
10. 劉遠超,孫保民,丁兆勇等.V型熱解火焰合成碳納米管的催化劑選擇與分析[J].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9,30(4):703-706.
V. 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1. 劉遠超, 一種可控火焰燃燒器及其合成碳納米管的方法[P].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 ZL201510073101.6, 授權公告日:2017.4.26.
2. 劉遠超, 鐘建斌, 邵鈳等.一種帶回熱循環的高低壓雙工質ORC發電系統[P].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 ZL201911311664.9, 授權公告日:2022.9.20.
3. 劉遠超, 鐘建斌, 邵鈳等.基于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和槽式太陽能吸收式制冷的冷熱電三聯產系統[P].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 ZL202011346767.1, 授權公告日:2022.9.20.
4. 劉遠超, 鐘建斌, 邵鈳等.一種基于吸收式熱泵余熱回收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系統[P].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 ZL201911311645.6, 授權公告日:2022.12.09.
5. 劉遠超,鐘建斌,劉新昊等. 可控火焰且對稱分布的燃燒器及其合成碳納米管的方法[P].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 ZL 202210018581.6, 授權公告日:2023.5.16.
6. 劉遠超,鐘建斌,張至博等. 一種基于天然氣重整制氫和燃料電池的復合聯供系統[P].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 ZL202210018134.0, 授權公告日:2023.7.28.
7. 劉遠超,鐘建斌,黃昊飏等. 基于溫差發電與有機朗肯循環的輸油站鍋爐煙氣余熱回收系統[P].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 ZL 202210018135.5,授權公告日:2023.8.29.
VI. 招生信息
本人主要招收能源動力(0858)專業學位碩士、機械工程(0802)學術學位碩士。誠摯歡迎能源動力類、機械工程類、化學材料類等專業踏實勤奮、勇于創新、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高英語水平的同學加入本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