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騰,1978年8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歷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招生辦公室主任兼教務處副處長、原化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新材料與化工學院黨委書記,現任教務處處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評審專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數字化課程資源研究分會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管理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實踐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分會常務理事。
主要從事天然藥物開發,化學藥品、中藥制品等藥物質量控制方法研究,開展光譜、色譜等藥物分析新方法探索。研究方向以免疫抗炎、抗感染、抗腫瘤等活性為導向,基于化學計算、生物信息分析等技術,就中藥、天然藥物活性物質基礎、中藥化學成分轉化進行研究,以實現從結構與功能上的相互表征。先后主持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發展計劃面上項目等縱向課題2項及企業委托課題多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計劃重點項目1項。發表科研論文32篇,其中SCI收錄11篇,獲北京市大興區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三)。曾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中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教學成果獎特等獎4項、一等獎2項。
I. 主要研究工作
1.活性天然藥物的精準導向分離與開發應用
2.天然藥物的藥效物質基礎與活性研究
3.化學藥品、中藥制品等藥物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II. 獎勵與榮譽
1.桑葉中主要活性成分提取工藝及中試放大研究,北京市大興區科學技術獎軟科學獎二等獎,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政府,排名第三,2016年
2.基于產出導向的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22年
3.深耕實踐育人的地方院校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三,2022年
4.產出導向,產教融合,制藥工程專業“3+1”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中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2020年;
5.產教協同,本碩融通,提升化工類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中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五,2022年
III. 承擔科研項目
1.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發展計劃面上項目“桑葉中主要有效成份提取工藝研究”(No.KM201110017002) 2010.01-2013.12 主持;
2.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桑葉中主要活性成分提取工藝研究”(No.211003) 2010.01-2013.12 主持;
3.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優秀青年教師培育計劃“桑葉中1-脫氧野尻霉素提取工藝的中試放大研究” 2013.06-2015.06 主持;
3.實時溶出檢測技術的開發研究,祿亙儀器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經費50萬, 2021.01-2022.12主持;
4.天然產物黃芩有效成分的研究、開發及其在皮膚護理產品中的應用,北京安德普泰皮膚生態研究院,經費50萬,2022.08-2023.07 主持;
5.活性成分作用機制篩選、驗證相關的體外細胞模型研究、建立及應用,經費40萬,2023.04-2024.12 主持;
6.基于位點特異性整合技術的重組藥物CHO細胞株快速篩選策略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計劃重點項目(KZ202210017025),經費80萬,2022.01-2024.12,排名第二。
IV. 代表性學術論文
1. Teng Wang, Ying Dong, Li-chen Wang. Synthesis and Bioactivity of 6-phenyl-4,5-dihydro-3(2H)-pyridazinone Derivatives[J], Arzneimittel-Forschung/Drug Research, 2007,57 (10): 641-646. (SCI)
2. Teng Wang, Ying Dong, Li-chen Wang, Bing-ren Xiang, et al.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with 6-Phenyl-4,5-dihydro-3(2H)-pyridazinone Derivatives as Cardiotonic Agents[J], Arzneimittel-Forschung/Drug Research, 2008,58 (11): 569-573. (SCI)
3.Teng Wang, Bing-ren Xiang, Ying Wang, Chang-yun Chen, et al,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on the binding of bioactive pyridazinone derivative to human serum albumin and molecular modeling[J],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08,65 (1):113-119. (SCI)
4.Teng Wang, Bing-ren Xiang, Yue Li, Chang-yun Chen, et al, Studies on the binding of a carditionic agent to human serum albumin by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molecular modeling[J], Journal of Molecule Structure, 2009,921 (1-3):188-198. (SCI)
5.Teng Wang, Cui-Qing Li, Hong Zhang, Ji-Wen Li, et al, Response Surface Optimized Extraction of 1-Deoxynojirimycin from Mulberry Leaves (Morus alba L.) and Preparative Separation with Resins[J], Molecules, 2014,19:7040-7056. (SCI)
6.Qiu, H, Tong, LF, Lin, ZR, Li, ZY, Ren, HS, Wang, T(通訊), Yu, XH. One-pot three-component access to 5-hydroxyindoles based on an oxidative dearomatization strategy[J],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22,20 (36): 7241-7244. (SCI)
7.王騰,何曉囡,董穎等. 抗精神病藥布南色林與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J],分析試驗室,2012,31 (1):105-109.
8.王騰,董穎,何曉囡等. 1-脫氧野尻霉素與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譜學研究[J],光譜實驗室,2012,29 (5):2751-2756.
9.王騰,李樾,李翠清等. 響應面分析法優化1-脫氧野尻霉素液相色譜檢測的衍生化條件[J],食品工業科技,2012,33 (22):63-67.
VI. 招生信息
本團隊可招收生物與醫藥(0860)專業學位碩士(制藥工程領域086002)。歡迎制藥工程、生物制藥、生物工程、藥學、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妝品技術與工程等相關專業積極上進、感興趣的同學加入本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