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公布了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舉工程477名青年人才入選名單,我校谷慶陽、劉姍姍、張晨、嚴曉強、馬蘭超、王彩妹6名青年教師入選。
按照《北京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管理辦法》和《北京市科協關于開展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遴選了一批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恪守科研誠信規范,具有優良學風的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經現場答辯、專家評議、無記名投票評選、結果公示和校科協審議通過,提名了谷慶陽、劉珊珊、張晨和嚴曉強等四位老師為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被托舉人。此外,馬蘭超、王彩妹兩位老師分別通過北京化工學會和北京腐蝕與防護學會入選本輪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谷慶陽
谷慶陽,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新材料與化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15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基礎化學教學與實驗中心副主任,無機課程組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屬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北京市教委科技一般項目、北京優秀人才培養資助等多項科研項目,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26篇,其中SCI收錄19篇,申請發明專利10項。在北京高校第十二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中,獲理科類B組一等獎(第一名),同時囊括所有最佳單項獎,包括最佳教案獎、最佳現場展示獎、最受學生歡迎獎、最佳教學反思獎。全國高等學校本科化工類專業優秀課程思政案例比賽二等獎。第二屆北京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北京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獲得校級優秀教學獎,校級優秀教師,校級優質本科教材課件,校級優秀URT計劃項目指導教師,校級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北京市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獲一等獎三項、二等獎兩項,指導學生參加第十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三等獎。
劉姍姍
劉姍姍,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新材料與化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15年于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期間在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聯合培養一年,主要從事功能配合物的制備與磁、光、催化等性能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科研項目5項,參與企業課題1項。多項研究成果發表在Inorganic Chemistry、Dalton Transactions、CrystEngComm等本領域主流期刊。主講《有機化學》課程,曾獲北京高校第十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論文比賽一等獎。
張晨
張晨,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新材料與化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2年于南京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2016年于美國懷俄明大學獲博士學位,2017年起進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工作,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為生物質平臺化合物的加氫催化反應過程及機理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計劃支持項目及多項企業委托項目,發表SCI學術論文20余篇。曾獲校級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優秀教學獎、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等。
嚴曉強
嚴曉強,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新材料與化工學院青年教師。2019年于南京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指導教師為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阿龍·切哈諾沃教授。主要從事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劑的PPI抗腫瘤藥物小分子的相關研究。主持北京市教委科技項目1項,江蘇省實踐創新項目1項,云南白藥的企業委托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級科研專項1項,發表SCI論文5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9項。榮獲全國研究生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稱號,南京大學優秀研究生、優秀畢業生、在校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優秀獎學金,畢業論文入選江蘇省優秀學位畢業論文。第一發明人專利被中國未來研究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發現》雜志社聯名推薦為第十二屆中國科學家論壇會議代表性專利,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進行推廣展示。目前與北京悅康、云南白藥、安徽貝克等知名藥企均有相關課題的研究與合作。
馬蘭超
馬蘭超,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新材料與化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主要從事有機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和北京市教委科技計劃項目等;發表SCI論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 Adv Electron Mater, J. Mater. Chem. C等期刊上發表論文8篇;為兩部專著撰寫章節2章。主講專業課《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并積極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范式改革,發表教改論文2篇,榮獲“優秀教學獎”一次;另外,積極擔任班主任工作,多次榮獲“優秀班主任”稱號。
王彩妹
王彩妹,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青年教師,2021年于天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焊接冶金,金屬材料的腐蝕防護、高熵合金熔覆層、增材制造等方面的研究,現任機械工程專業研究生第二黨支部書記,學生班主任,擔任多個國際學術期刊審稿人。主持交叉科研探索項目及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面上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共發表SCI論文14篇,公開申請專利4項,出版專著1部。獲國家級優秀圖書一部和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作者:陳建華 / 編輯:王莉鑫 來源:科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