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與創新大賽組委會、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主辦的“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大講堂進校園”活動在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致遠講堂舉行。全校260余名學生現場參加活動,1800余名同學線上觀看直播,活動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愛萍主持。

本次活動邀請北京園林管理局副主任張亞紅作主題為《北京中軸線上的歷史園林》的講座。張亞紅以北京中軸線上四個歷史名園,即北海、景山、中山、天壇為重點,深入淺出地解讀上述歷史名園不同的園林文化,分享了不同園林類型中,古建筑、園林造景、植物配置背后的文化價值,一起感悟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體會古典園林在城市發展與變革的文化價值,讓同學們深層次、全方位了解到熟悉又陌生的北京歷史名園。

張亞紅在講座最后總結,北京中軸線形成于元代,歷經明、清、民國至今,構建起北京城市骨架的重要基準,成為中國悠久城市文明的歷史見證。以北海、景山、中山、天壇為代表的歷史園林作為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遺存與見證,是中國造園藝術的集大成者,同時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具有無可取代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體現了中國數千年沉淀下來的文化積累與文化傳承,蘊藏著中國人民生存發展的智慧和哲學,是中華文化與東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要素。從歷史走來的這些經典園林,由過去的皇家獨享到今天的人民公園,我們這代人肩負著歷史文化的挖掘傳承和為人民服務的雙重使命,同時,在新的時代賦予歷史園林新的時代意義。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大講堂進校園”活動作為2024“‘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之一,面向參與“‘京’彩文化”的26所高校本碩博學生展開,《北京日報》等媒體給予多方關注。
作者:李齊 / 編輯:王莉鑫 審核:李林琳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