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影视资源影视基地在线播放高清版 ,八戒八戒神马影院在线观_DVD免费观看电视剧

歷史性突破!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這支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今天,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示范活動入圍名單,我校由宇波教授為負責人的低碳節能環保教師團隊成功入選,實現我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上的歷史性突破。

微信圖片_20230901182902.png

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的重要指示和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推進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啟動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持續推進團隊創建工作。

此次團隊入選是我校近年來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組織引導教職員工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的重要體現。學校將以此次入選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為契機,緊密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結構升級,全力推進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建設。

0740beb11ca37c1e0a96be4b85e4587.jpg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低碳節能環保團隊,面向“雙碳”目標背景下首都、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對能源環保領域高級應用型人才和高精特專技術需求,充分發揮學科交叉融合優勢,協同推進教學教育與科學研究協調發展。團隊成員包括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在內的專任教師38人。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

632b2efbddd09f234a04b59d47c2e32.jpg

團隊教師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系列重要論述,爭做“四有好老師”,積極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綜合素質。以團隊負責人宇波教授為代表的黨員教師,積極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以為黨為國育人為本職工作,始終堅守教學一線,注重為人師表,積極將課程思政融入教材和課程。團隊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和科研經驗,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廣受學生和社會認可。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北京市師德先鋒、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有突出貢獻人才等榮譽近10人次。

堅守初心,立德樹人

微信圖片_20230902091105.jpg

團隊教師始終將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團隊教師曹建樹、丁喬、吳小華等教師先后榮獲北京市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名師/教學團隊、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等榮譽。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貫徹“學業導師制”,重視實踐育人,構建了“多元協同,多維賦能”的地方特色高校工程實踐及三創教育體系,建設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一流本科課程3門次、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3門次;編寫教材7部,其中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出版物獎、教材獎一等獎2項,北京市優質本科教材課件3項。重視實踐育人,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項目130項,獲省市級以上創新創業競賽獎勵近200項,北京市優秀本科畢業設計10余篇。近五年團隊教授先后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

敢為人先,開拓創新

團隊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服務國家和北京地區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和石油石化行業節能環保需要,充分發揮學科交叉融合優勢,開展了系列創新性研究工作。2018年以來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子課題5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和重點支持項目總計4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面上和青年基金項目18項,以及其他省部級縱向項目和橫向委托項目近200項,科研經費1.3億余元;授權發明專利20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6項。形成了油氣管道流動保障關鍵、中低壓純氫與摻氫燃氣管道輸送、緊湊高效油水分離技術、北方地區熱泵供暖規模化應用、大氣復合污染在線監測與源解析及協同溯源、天然氣管網運行優化調控等多項核心技術。團隊負責人宇波教授作為課題負責人,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研究成果入選“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作為十一個項目之一受到黨和國家領導參觀指導。陳家慶教授等人開發的緊湊高效油水分離技術打破國外壟斷,立式氣旋浮設備被中國海油納入“三新三化”產品清單,管式動態渦流分離器在南海最大油田群得到工業化示范應用。

知行合一,甘于奉獻

團隊注重研究成果轉化,針對石油石化、核電、新能源等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生產與技術國產化,以及清潔高效供暖季大氣污染防治等社會需求,集成開發了國產化液體管道仿真軟件、緊湊高效油氣水分管式動態渦流分離器等多項軟硬件產品,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國家管網、燕山石化等央企/國企及其他企業中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創造經濟效益達30億元。面向“雙碳”戰略目標,團隊教師積極對接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對氫能人才和技術需求,開辦了全國首個以氫能為特色的新能源專業,并成立氫能研究中心,圍繞氫能全產業鏈開展人才培養和技術服務。2022年獲批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教研課題,開展氫能產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和課程設計及教材開發,致力于推動我國氫能產業人才培養向系統化、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

團結協作,凝聚合力

團隊共有38人,其中教授14人,高級職稱占84.2%,博士學位教師占94.6%,45歲以下教師占比超過50%,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團隊凝聚力強,學科交叉優勢明顯,協作分工明確,工作高效。團隊制定有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激勵機制,通過“青年教師導師制”和“師德1+1”構建了老中青“傳幫帶”機制,定期組織開展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教學科研項目申報書撰寫研討會、學習科研創新研討會等,為團隊教師成長搭建發展平臺。通過這些措施,青年教師從教學和科研兩個維度都得到提升,新增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屬高校長城學者等省部級稱號人才5人次,先后獲評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北京市高水平教學創新團隊、北京市高水平科研創新團隊、北京市工人先鋒號等榮譽。

作者:王莉鑫 / 攝影:張世英 / 編輯:王莉鑫   審核:李林琳   來源:黨委宣傳部、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