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近日,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的2023年北京市“最美高校輔導員”系列榮譽推選展示活動落下帷幕。

本次評選分為書面評審和現場展示兩個環節,共有36位候選人入圍現場展示環節,最終推選出“最美高校輔導員”12人。我校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王鑫表現優異,以總分第九、市屬高校第一的成績榮獲北京市“最美高校輔導員”榮譽稱號。

王鑫,男,漢族,中共黨員,講師。2017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碩士,畢業后來校工作至今,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現任校團委副書記(兼),機械工程學院2023級本科生輔導員、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
工作期間,曾獲第八屆北京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第一名)、首都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校級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輔導員、優秀班主任等榮譽,多次獲評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所帶班級榮獲北京市“先進班集體”、首都“先鋒杯”優秀團支部等榮譽;所帶支部榮獲校級“先進黨組織”;指導學生獲全國高校微電影三等獎、全國節能減排社會實踐三等獎、暑期社會實踐市級百強團隊、北京高校師生“雙百行動計劃”優秀團隊、首都“挑戰杯”三等獎等榮譽以及多項校級獎勵。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用心陪伴用愛守護。工作多年來,王鑫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得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干得不平凡,把有意義的事情變得有意思。通過“課堂主渠道悉心澆灌,思政教育精準滴灌,社會大課堂、網絡渠道立體噴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做好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

堅持“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做好大學生思政工作
作為專職輔導員,王鑫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旗幟鮮明將思想引領放在首位,堅持以黨建帶團建促班建。在過去的2500多個日日夜夜里,他先后服務36個班級800余名學生,指導校院兩級團學組織、社團學生干部500余人次,發展學生黨員90余人,培育入黨積極分子近千人,做好學生的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
強信念,用赤誠的愛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堅持正確政治引領,深入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黨支部111人次獲國家級、市級獎項,在疫情防控、建黨百年、冬奧會等服務中切實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探索形成大學生黨建工作新模式,制定“1+4+N”“多彩預備期”,即“總體情況+積極分子培養、紅色經典閱讀、學科競賽、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學生工作/集體活動參與/今后展望等”,提升黨員發展質量。

增本領,用無私的愛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他謹記“學為人師 行為世范”校訓精神,親其師信其道,時刻做學生的榜樣。他堅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碩士階段通過了全國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將新聞采訪技巧、教育心理學、生涯教練技術等綜合運用在談心談話中,用職業能力為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公平公正做好學生資助、評獎評優工作。打造黨團班聯動、師生聯通、一二課堂聯合、家校聯手“四聯合”工作模式。

勇創新,用無悔的愛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在科技創新方面,依托“一杯三賽”,打造“大一重創意、大二思創新、大三謀創業、大四商孵化”金字塔育人模式,學生在校期間通過“1+1+1+N”打卡獲得積分,即“學業學習+科創競賽+工程實踐+第二課堂相關活動”,助力學校打造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的建設目標。

健體魄,用清澈的愛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充分發揮實踐育人功能,用影像記錄生活、用腳步丈量大地,他積極引導學生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把國情調研寫在田間地頭。持續開展“五大青年行動”“愛心四點半”社區志愿,現已成為大興區品牌活動。

聚焦主責主業、強化思想引領,持續縱深推進共青團改革
深化制度改革,做好偉大工程的施工員。落實改革各項任務,重視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深化“青馬工程”培養模式。通過制度改革,將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面對大學生普遍性焦慮、人際溝通障礙等問題,他為學生精準畫像,把道理轉化成故事,每人一策;面對學生跨專業考研猶豫不決時,他和學生分享自己不同學科教育背景,加以合理引導。

搭建第二課堂,做好偉大事業的質檢員。從第二課堂搭建、模塊設置、寫入培養方案到出臺量化考核體系,形成閉環,配合第一課堂做好育人工作。課堂外,他經常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學生們主動讓他關注自己的抖音、小紅書、b站,分享八卦、暢聊人生,這看似“不務正業”的背后正是他了解學生日常關注和價值取向的好時機。他常說,學生出現的地方就是我的工作地點,學生需要的時候就是我的工作時間,凌晨的工體酒吧街、醫院急診室、派出所、網吧……

聚焦思想育人,做好偉大斗爭的戰斗員。嚴格落實從嚴治團要求,學院學生會榮獲北京市“先鋒杯”優秀基層團學組織。時刻牢記“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要求,圍繞二十大開展紅色經典舞臺劇、紅色經典影視作品配音大賽,讓黨史學習“活”起來。在沉浸式紅色劇本殺、校園紅色尋寶等活動中挖掘育人元素,充分利用首都豐富的紅色資源,引導學生用革命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重視理論研究,做好偉大夢想的服務員。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他用實際行動在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道路上探索著。考取思政教育博士研究生,通過專業學習和課題研究指導工作實踐,先后主持共青團中央重點課題、北京高校思政課題、校級黨建課題及學工課題等,參與多項研究及成果撰寫,發表思政類論文多篇,論文獲全國共青團學術年會二等獎。此外,積極參加培訓研修,如全國高校輔導員網絡培訓、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北京高校輔導員骨干研修等。
把握重要時間節點、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全力做好重大活動服務保障工作
燃夢冬奧,見證榮耀。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作為學校冬奧志愿者臨時黨支部書記,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講話開展多次線上學習交流,用黨員本色擦亮冬奧底色,并受到央視采訪。作為帶隊教師,“筑同心”做好簽約酒店的信息報送員、“暖人心”做好外國友人的聯絡翻譯員、“強信心”做好志愿者的心理疏導員。用好冬奧“活教材”,講好冬奧“大思政課”,教育學生感受奧運精神的同時從中汲取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前進力量,用實際行動奏響“一起向未來”的時代最強音。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中,帶領30名師生在天壇公園負責遠端集結工作,做好兩千余名參會人員的服務保障。作為學校國慶70周年群眾游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長、臨時黨支部書記,全程參與國慶群眾游行工作。負責綜合協調、學生隊伍管理和思想教育、后勤保障等工作,積極配合上級單位完成國慶游行各項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同心抗疫,守護平安。自2022年9月初北京高校疫情防控專班(高校“8指”)組建以來,借調至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北京市學校思政中心,全程參與專班指揮調度組工作,負責高校疫情防控日報、各高校涉疫信息整理匯總、建立并動態更新臺賬、及時與涉疫高校聯絡跟蹤信息、與各高校防控辦對接做好政策的傳達解釋工作,進駐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協助疫情處置。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疫情期間組織全校范圍內開展西部計劃志愿者“云招募”,保質保量完成志愿者選拔審核派遣等工作,實現學校“西部計劃”志愿者招募質量和人數歷史性突破,學校首次獲評國家級“西部計劃績效考核優秀等次”。同時,為勉勵在校生向榜樣看齊,組織西部計劃志愿者校友宣講活動,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學校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和輔導員隊伍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定期對輔導員隊伍開展理論指導、專業培訓,為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優化輔導員培訓體系,完善輔導員職業化、專家化發展路徑,打造一流輔導員隊伍,筑牢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育人根基。
編輯:王莉鑫 審核:李林琳 來源:學生工作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