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人工智能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專題學習(擴大)會。黨委書記劉穎主持會議。

學校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強教授以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探索為題,從DeepSeek帶領創新旋風、2024年以來的AI能力提升、AI能力和應用的相互驅動、AI時代的人才培養以及新時代的生產力工具五個方面,對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形勢、人工智能應用及案例、人才培養深度融合實踐及思考等內容進行了闡述和介紹。報告緊扣時代和技術前沿,主題鮮明、視野開闊、內容豐富,引發了與會人員的強烈興趣和共鳴,為與會人員了解人工智能技術,把握時代潮流,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劉穎就如何牢牢把握“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機遇,以人工智能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提出三點要求。

一要認真貫徹落實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牢牢把握“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機遇。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關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論述,充分認識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意義和發展形勢,為建設教育強國首善之區貢獻北石化力量。要積極面對重大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準確把握“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方向,切實增強建設教育強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形成新質育人力,全力打造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
二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科技發展中加快加強人才培養。要主動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以及新的前沿技術帶來的革命性變化,毫不動搖堅持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轉型,促進教與學全方位、全過程變革。要圍繞學校優勢特色學科專業,推進智慧課程建設,開設好研究生DeepSeek等人工智能實操課程,切實提升學生科研效率與科學素養。要依托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打造基于真實AI教學場景的校企合作課程,持續推進工程實踐課程智能化升級,實現智能時代實踐育人再發展。要探索人工智能賦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服務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求職就業等需求,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人才培養。
三要主動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與學校工作的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一體規劃、以需求為牽引,積極推進人工智能算力平臺本地化部署,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推動學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思維創新等重要手段。要全力推進“石小圖”AI館員智能服務平臺建設,拓展智能化應用場景,全方位助力師生學習、科研和工作。要積極提升教師的數字化素養、掌握數據解讀、智能工具應用等能力,培育“才智雙全”高素質教師隊伍。要堅持“人工智能+”驅動策略,深入推進數智化轉型,深化“人工智能+”建設,走好交叉融合發展之路,構建智能時代學校教育教學新生態。
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全體中層干部、責任教授和學科負責人參加學習。
作者:劉亮高 / 攝影:張世英 / 編輯:劉亮高 審核:李林琳 來源: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