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打造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引導學生開拓新視野、勇擔新使命、建功新時代,2024年4月15日至19日,由學生工作部(處)張帆、經濟管理學院輔導員周先卓兩位老師帶隊,我校第十二屆十佳學生及十佳提名學生、第十一屆勵志之星共13名學生赴廈門開展交流學習活動。
一、廈門大學思明校區
第一站,實踐團師生來到廈門大學,前往廈門大學校史館等地參觀學習。

實踐團師生在廈門大學合影留念
在廈門大學思明校區,實踐團成員們首先參觀了校史館。百年風雨酬壯志,青春熱血慰中華,嘉庚精神不僅是厚植于心的愛國情懷,更是青年奮進的深深信念。實踐團成員流連于芙蓉湖、演武場、群賢樓,感受廈門大學校園魅力和人文情懷,這一站,實踐團成員深深沉浸于這座名校的百年積淀中,收獲了書本上不能觸及的成長和感動。
二、廈門大學翔安校區
第二站,實踐團走進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嘉庚創新實驗室、德旺圖書館。

實踐團參觀翔安校區嘉庚創新實驗室
在講解員專業、細致地講解中,實踐團成員身臨其境地感受了廈門大學的科研成果、學術氛圍,大家被實驗室高標準建設要求和一系列高精尖科研設備所震撼,一項項“卡脖子”技術的突破,讓大家更深切感受到了科研創新對國家民族發展的深遠影響,以及新時代青年學子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三、廈門大學專題教學
第三站,實踐團來到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聆聽張苾蕪教授的《國際戰略格局與周邊安全形式》專題講座。

張苾蕪教授為實踐團師生作專題講座
作為“廈門大學最受學生喜愛的教師”,張苾蕪教授引經據典、談古論今,以其風趣的語言和激昂的狀態讓實踐團成員深深陶醉其中,積極與張苾蕪教授進行交流互動。
四、廈門大嶝島祖國和平統一展覽館
第四站,實踐團師生踏入廈門大嶝島“祖國和平統一展覽館”,這里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在講解員的細致解說下,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大嶝島在國家統一大業中的重要地位,這里不僅是軍事要塞,更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覽館內展示的飛機、大炮、坦克等軍事裝備,雖然已經銹跡斑斑,但它們曾經的輝煌和榮耀,依然讓人肅然起敬。它們靜靜訴說著過往的歲月,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學生,能夠近距離感受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實踐團在英雄三島之一的大嶝島祖國和平統一展覽館
站在“世界之最”大喇叭前,實踐團成員們仿佛聽到了當年兩岸的廣播聲,感受到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堅定與執著。通過講解,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了革命戰士們對于國家統一的堅定立場和為之所做的努力,以及歷史上為國家統一作出貢獻的英雄事跡。
五、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嘉庚紀念館
第五站,實踐團來到了陳嘉庚紀念館,這里不僅展示了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更是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的重要場所。走進紀念館,實踐團成員們首先被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每一幅圖片、每一件展品都講述著陳嘉庚先生不平凡的一生。

實踐團參觀陳嘉庚紀念館
通過這次參觀,實踐團成員們對“嘉庚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陳嘉庚先生的一生,是對國家、對民族、對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每一位大學生學習和傳承。作為新時代青年學生,實踐團成員們表示要以陳嘉庚先生為榜樣,發揚“嘉庚精神”,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鄭成功紀念館
第六站,實踐團踏入了鄭成功紀念館的大門,開始了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

實踐團在鄭成功紀念館前合影
紀念館內豐富的歷史文物、詳實的圖文資料全面展示了鄭成功的生平和歷史貢獻,從其少年時期的求學經歷,到成年后的海上征戰,每一個展廳都讓實踐團成員們對這位民族英雄有了更深的認識。
至此,學生實踐團赴廈門交流學習活動圓滿落幕,實踐團成員們在此次活動中親身體驗、深入學習,領略了名校百年沉淀,感受高精尖實驗室帶來的震撼,極大地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豐富了家國情懷。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所學、所感轉化為實際行動,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去。在追求個人發展的同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國家和民族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作者:李春然、于丹丹 / 攝影:滕佳瑜、何璐、尹沛郁、姬瑞雨 / 編輯:王莉鑫 審核:李林琳 來源:學生工作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