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男,女,滿族,1981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黨委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旅管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2007年畢業入校以來,她扎根黨建工作一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勤于學習,樂于實踐,善于鉆研,做好學生黨支部的帶頭人。她積極申報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課題,主持課題14項,其中市級立項課題4項。在《北京教育》、《中國教育學刊》等各類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多次榮獲校優秀黨務工作者、育人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輔導員、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一、堅持思想引領,黨建育人守初心
強化思想鑄魂育人。高男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頭腦,筑牢信仰之基。她積極探索“強化大學生思想入黨”市委教育工委黨建難點課題在實際工作中的落實,從“知”、“情”、“信”、“意”、“行”五個維度入手,在黨支部實施“種子計劃”、“選苗計劃”、“育苗計劃”、“壯苗計劃”、“先鋒計劃”,做強“共和國將軍講紅色故事”等黨建活動平臺,推動黨員黨性修養的提升,培育“有知識、有情懷、有信仰、有意識、有行動”的“五有”黨員,支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加凸顯。
2020年,黨支部17名黨員,29人次獲評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內優秀學生獎學金等,15人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88.23%),全員參與學科競賽且12人次獲獎,8人獲評學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黨支部趙雨萌同學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苑文龍同學獲評學校“勵志之星”,楊思杰同學獲評學校“十佳學生”,鄭怡美同學獲評校“十佳魅力團支書”。畢業生黨員中,有扎根新疆、西藏的西部志愿者,也有獻身農村、基層,踏實奉獻的好村官……北京《支部生活》對肖澤同學攜女朋友支援新疆的事跡進行了特別報道。她本人“傳承紅船精神,擔當歷史使命”專題黨課也獲評學校“黨課開講啦”優秀黨課短視頻二等獎。
二、聚力組織建設,筑牢堡壘強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高男積極開展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創建“學習好黨的理論、落實好“三會一課”、開展好主題黨日活動、發揮好黨員作用、促進好學院發展”的“五好”黨支部,提升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讓堡壘更加鞏固。黨支部多次獲評學校優秀黨支部,獲評學校優秀主題黨日活動一等獎。
疫情期間,黨支部創新工作模式,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全部搬到網上,依托微信公眾號、微黨課、微講堂、微交流、微匯報等范式,繼續將基層黨建活動做深做實。黨支部全面學習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抗擊疫情的各項工作指示,認真落實學校疫情防控有關工作要求,確保疫情網絡教學正常開展。黨支部協助大興區疫情防控專班開展人員摸排,組織黨員踴躍捐款捐物,動員黨員參與社區抗疫工作,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充分發揮了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學習強國、校報、學校官微等媒體對高男同志戰“疫”故事進行了報道。
她積極落實黨團班協同機制。建立“三帶”工作機制,通過黨建帶團建、黨支部帶團支部、黨員帶團員,引領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學生成長成才。支部所屬的172、旅181等多個集體獲評北京市優秀班集體、首都大學中職院校“先鋒杯”優秀團支部,并在北京高校“十佳示范班集體”評選中獲評優秀基層組織。
三、踐行黨員使命,立德樹人顯擔當
思想指揮行動,旗幟引領方向。高男在支部建設中,注重將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落到實處,并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帶動學生黨員增強黨性意識,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彰顯政治站位,爭做學校“引智幫扶”小黑垡村脫貧振興工作的排頭兵。高男帶領黨支部與北京市低收入村-大興區長子營鎮小黑垡村黨支部結對共建,通過開展黨建鑄魂引航工程、文化素質提升工程、鄉村生態創新工程,強黨建、興文化、育新人、促發展,為小黑垡村注入生機和活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小黑垡的落地、生根、開花。兩年來,支部黨員100%參與共建,組織走訪、座談、學習、實踐等各類活動50余次,完成調研報告、形成共建成果10余萬字,新聞報道30余篇,共建得到大興區委和學校黨委的高度認可。中國教育報、北京日報、北京組工、北京市委主題教育簡報、北京支部生活、大興報等多家媒體給予了關注和報道。黨支部與小黑垡村黨支部的共建經驗已在大興區長子營鎮、雄安新區圈頭鄉推廣,成為高校學生黨支部用習近平鄉村振興思想引智幫扶農村黨支部的生動實踐。2019年黨支部共建獲評北京高校紅色“1+1”示范活動二等獎。
強化宗旨意識,爭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志愿者。高男主動帶領學生黨員參加各種志愿服務,在服務社會中踐行初心使命。2013年啟動的行知小學支教活動,豐富了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課余生活,傳遞了愛心和友誼,用正能量引導孩子們快樂成長。2014年啟動的國際志愿者項目,在世界遺產三孔營志愿者活動、世界遺產長城營志愿者活動、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志愿者活動中,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為了更好的理解與支持志愿服務,讓更多的青年學生積極投身到各項志愿活動中去,她組織開展了“中國夢 志愿情”毛主席紀念堂志愿服務宣講活動,邀請到了毛主席紀念堂志愿服務運行團隊的志愿者到校做事跡報告,受到了北京共青團青年之聲網站等多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