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要閱讀古代小說?古代小說中包含了哪些人生智慧?我們如何通過古代小說了解歷史、啟發未來? 9月28日晚,清源書院人文素養大講堂第二十二講開講,北京大學中文系劉勇強教授為我校師生帶來了題為“閱讀古代小說的9+1個理由”的專題講座。講座由清源書院院長楊榮祥教授主持,近200名師生認真聆聽了劉教授的精彩講座。

在講座中,劉教授以古代小說經典作品為例,分析了今天我們閱讀古代小說的必要性:古代小說是我們了解古代中國的不可替代的形象載體;古代小說對古代社會與人性的描寫至今仍有借鑒意義;古代小說包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對今人仍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古代小說可以給讀者以精神上的享受,閱讀上的愉悅;古代小說文備眾體,是我們了解古代文學的便捷方式;古代小說是提高漢語修養的捷徑;古代小說、尤其是其中的經典作品經過歷代無數讀者的閱讀、評論者的闡釋,閱讀古代小說經典又是一個與其他閱讀者交流的機會;古代小說是一種文化藝術的資源,可以不斷地開發利用;古代小說還可以作為一種談資和交流的方式。

劉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淺出,通過大量生動的實例分析古代小說的特點。講座反響熱烈,同學們紛紛在云班課上進行討論,表示通過講座,“知道了讀小說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對今后的閱讀有很大的幫助”,講座“激發了我對古代小說的興趣”,“打開了我閱讀古代小說的新大門”。

很多同學在云班課上分享自己的收獲和感想:“古典文學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條孕育出五千年不朽文明的長河,是歷代文壇哲圣智慧的集結,是世界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必然值得我們去傳承與發揚。我們中國人最注重的就是內涵,而內涵需要傾心修養,對古典文學的學習就是修養的最直接方式。一個有修養的人所彰顯的人格魅力形成他特有的氣質,古典文學就是一個取之不竭的氣質源泉!”“通過這節課我了解到了古代小說對古代政治、文化、信仰、民生等各個方面展開了詳實、生動、全方位的描寫,所以想要復原中國古代生活的完整面相,古代小說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資料。我喜歡小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會加深對小說的熱愛并且會在閱讀時產生更多思考。”

劉勇強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及宋元明清文學研究,曾出版《西游記論要》《奇特的精神漫游——西游記新說》《幻想的魅力》《中國神話與小說》《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話本小說敘論》及《古代小說研究十大問題》(合著)等專著,發表過專業論文百余篇。同時,參與了北京大學985重點項目《中華文明史》等集體項目的工作,主編過普通高校中文學科基礎教材《古代文化經典選讀》及新課標和部編本高中語文教材若干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