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晚7時,“清源書院藝術素養大講堂”系列講座第十講在清源劇場成功舉辦,講座由藝術教研室馬琳老師主持。本次講座的主題是《百年后的普契尼歌劇》,由北京大學長聘副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劉彥玲老師主講。校黨委副書記馮學會、校團委書記崔洋、人文社科學院副書記鄭影、副院長王國洪出席講座,和全校200余名師生一起觀摩了劉老師的精彩講座。

講座中,劉彥玲老師向同學們普及了歌劇賞析的基本常識,播放展示了《波希米亞人》《賈尼·斯基基》中的經典唱段,引導同學們初步認識歌劇的詠嘆調。

在同學們初探歌劇世界之后,講座隨即進入正題。劉老師拋出關于普契尼經典歌劇作品《圖蘭朵》的論爭,認為《圖蘭朵》在演藝層面同百年前一樣的火爆,是欣賞普契尼的必備曲目,但學界對于該作品中濃烈中國風味的批判聲浪卻愈發高漲。劉老師以這種 “愛恨交織”的接受態度為出發點,首先梳理了“中國”是如何作為一個深受18世紀歐洲劇作家與作曲家青睞的主題而被廣泛使用的;其次分析普契尼在當時語境下如何設計出他心目中的“中國公主”;最后,通過 “東方主義” 的視角探討當下評論者對這部歌劇的嚴厲批判是一種 “遲來的正義” 抑或是 “現在主義”作祟的結果。

講座內容發人深省,強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在講座中,為使同學們更好的領會理論內容,劉老師指導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李祥飛和中央音樂學院黃澤林同學,現場向大家表演了《蝴蝶夫人》中的唱段《永別了,愛戀的家》。現場氣氛隨著表演達到高潮,同學們被歌劇之美深深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