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影视资源影视基地在线播放高清版 ,八戒八戒神马影院在线观_DVD免费观看电视剧

服裝的審美性和功能性--清源書院藝術素養大講堂第六講開講

4月14日晚7點,清源書院藝術素養大講堂系列講座第六講在清源劇場成功舉辦。本次講座的題目是:服裝的雙重屬性——審美性和功能性,由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張詠主講,人文社科學院馬琳老師主持。



 

任何一件服裝通常都會具備功能和審美雙重屬性,功能性又稱之為實用性,審美性又稱之為藝術性,只是在不同時期及使用場景下,二者所占的比重和體現的價值有所不同。張詠老師認為,我們不能只關注服裝的功能性,而忽視審美性: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上溯至原始社會。《鑒略.三皇紀》:襲葉為衣裳,《物原·衣原第十一》:有巢氏始衣皮,人類最早用樹葉、動物毛皮做成衣服,至今已有幾千年。在這段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服裝早已脫離了單純的實用屬性,而成為一種兼具功能和審美的存在。

既然,服裝是具有審美屬性的,那么如何看待審美呢?張詠老師圍繞這個問題,帶領同學們展開了服裝設計案例分析。張老師關注的第一個案例是加布里埃·香奈兒,她是法國先鋒時裝設計師,法國頂級女性時裝品牌的創始人,她的創作飽含了女性審美與女性意識,是時尚與文化主題融合的最好體現。第二個案例是赫哲人的魚皮衣,赫哲族以獸皮、魚皮為材料,將它們經過熟皮、揉搓等一系列處理后,制成柔軟的制衣材料,再經由裁剪、縫制,即可將這些自然的饋贈化為日常衣物。這個過程是將零散的部件通過整合實現整體美、藝術美的過程。第三個案例是中國的高級定制服裝品牌——玫瑰坊,郭培是各路演藝名人的御用服裝師、北京奧運會頒獎禮服的設計師、是外國媒體眼中了不起的中國服裝設計師,他的設計十分強調服裝與人物形象、氣質的吻合。

通過以上三個案例的講述,張老師向我們傳遞了這樣三個理念:服裝的美,在于能反映出服飾文化的時尚主題;服裝的美,在于其設計風格體現了整體美、藝術美;服裝的美,在于其強調服裝、形象、氣質合一



講座引發了同學們的積極思考和踴躍提問:如何提升自己的審美?將思想融入服裝是否是審美的提升?如何看待當今的審美降級?時代潮流是否都是時尚?張詠老師對同學們的提問做出了深入細致的解答。



本次講座是今年的清源書院藝術素養大講堂系列講座的最后一場。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樣的講座太有意思了,對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升藝術審美能力大有助益,希望今后多開設這樣的講座。張詠,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大使書畫院組委會委員。從事設計及美術教學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設計美學及繪畫創作,曾經擔任北京奧運會宣傳片美術設計,多次參加"畫說北京"大型美術創作活動,數幅作品獲獎并在中國美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