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學院師生同心抗疫
疫情肆虐,人文有愛。自疫情爆發以來,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人文社科學院師生同心協力,共度難關,用實際行動奏響了人文學院抗擊疫情愛的戰歌。
愛校如家,校內校外,師生共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課。學校黨委書記劉穎,黨委副書記、校長羅學科先后為全校師生講疫情防控思政課,學院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在線學習,統一、凝聚師生抗疫思想和認識。4月29日,學院召開全體教師大會,學院黨委書記王榮霞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并以《凝心聚力、眾志成城——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題為全體教師講授了疫情防控主題思政課,傳達了國家、北京市、學校疫情防控精神和政策,要求大家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政策,樹立信心,共同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并針對“五一”假期傳達了學校關于節日疫情防控要求,要求大家廉潔過節,做到非必要不離京,不聚集,嚴格執行健康上報、核酸檢測、出入樓宇掃碼等工作要求;同時還對安全穩定、保密及意識形態等工作提出了要求。會后,學院分別以黨支部主題黨日、班級班會等形式等形式開展了疫情防控思政課,進一步提高了師生思想認識。




愛生如子,促就業保學業,全員育人一刻不放松。又是一年畢業季,疫情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大增,人文學院不等不靠,主動摸清畢業生就業意愿、就業進展、就業難點,加強就業指導。學院黨委多次開會討論就業工作,研究工作方案,召開就業導師會,學院上下形成合力,共促就業,學院領導、老師先后赴大興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大興區文化與旅游局以及合作企業,聯系畢業校友等開展訪企拓崗工作,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100余個,推薦成功就業20余名學生,截至目前,學院就業率位列學校前列。一路護航,對離校返鄉的學生,學院安排老師護送學生至車站,盡可能降低學生與外界接觸的風險。對非畢業班學生,學院教風、學風并重,一方面敦促老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嚴格教學管理,提高在線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通過定期發布學校統計的學生出勤情況,由班主任、輔導員對出勤率不高的學生進行一對一聯系,摸清出勤率不高的原因,針對性開展指導,對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

(就業工作會)
愛崗敬業,居家工作學習雙促進,不斷創造佳績。居家辦公不是放假,更不能放飛自我,學院老師在保證線上教學的同時,主動開展教學、科研、學科競賽各項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北京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李思琦老師領銜的《戰略管理》課程教學團隊榮獲一等獎,將代表北京市屬高校參加第二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由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主辦,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承辦的第七屆“踏瑞杯”全國大學生人力資源管理知識技能競賽第一大區賽于5月29日在線舉行,本次大賽吸引了來自北京、河北、內蒙古、山東、山西、天津的61支代表隊近300余名學生參賽。由李向前老師指導的人文社科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資201班的張凌毓,人資202班的崔盈、肖景昀、謝靜雯四位同學組成的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代表隊,經過激烈的角逐,榮獲團體一等獎,并順利晉級全國總決賽。學院老師積極參加線上學術交流和培訓,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王榮霞書記受邀參加北京人文國學院課堂教學匯報暨國學種子人才培養云端研討會,并做大會發言。文化教研室、藝術教研室老師參加新時代高校美育課程建設高級研修班,為學校美育教育積蓄力量。學院還組織院內學術交流活動,激發學術熱情。




服務社會,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抗擊疫情做表率。疫情爆發以來,學生師生積極參加到抗疫工作,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學院兩位老師因所在社區有病例,被集中隔離,但他們仍樂觀對待,表示“聽從政府安排,不給社會添亂,安心抗疫。”在一線工作現場,也總能看到師生辛苦工作的身影,他們用心服務,用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同時老師們還積極鍛煉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期待共同努力,早日消滅疫情,共赴校園相聚。






(學院師生參加疫情防控服務)




(學院老師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身雖遠,心猶在,人文社科學院師生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自覺追求,也將繼續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政策,主動承擔責任,調整工作生活節奏,服從防疫要求,為早日實現社會面清零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