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簡介: 衛(wèi)靜,女,山西人,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2005屆畢業(yè)生。2005年以380分的總成績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攻讀比較教育學碩士,2008年7月碩士畢業(yè)后進入中國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工作。
2001年9月,我進入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習。2005年,我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時光荏苒,2011年,我已經(jīng)在中國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工作了近3年。來京近十年,每每有人提起我的母校,我腦海中反射出來的第一個詞便是——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至今,我還會定期瀏覽石化學院的網(wǎng)站,看看人文社科學院的近況,看看旅游管理系不斷發(fā)生的一個又一個變化……每逢節(jié)假日,我會給教過我的老師一一發(fā)郵件,送上我最真摯的祝福;只要能抽出時間,我都會參加由學校組織的任何一次校友返校活動;假期無事時,我會和家人坐車來到石化校園,漫步于校園間,感受她的氣息……所有這一切,并非刻意,完全是不經(jīng)意間完成的動作。對石化學院,我從內(nèi)心而言,有著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有著一種深厚的情感。這種情感,不光是一種懷念,還有一種感激,更是一種一種美好的記憶。
在這里,我不僅完成了學業(yè),還學到了一種學習方法。大學四年的學習,讓我在知識上有了更大的充實,我饑渴地從每一位老師身上汲取養(yǎng)分,相對于高中,我明白了如何去學習。還記得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上,自己所做始的在大學的第一次演講《邁出堅實的第一步》;還記得為了完成馬克思主義哲學課上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我蹲在圖書館二層去翻閱那厚厚的《西方哲學史》;還記得在課堂討論時,我與老師爭得面紅耳赤;還記得自己早晨五點多起床在樓道里背誦英語的情景;還記得第一次獲得一等獎學金時的喜悅;還記得第一次去酒店、景點見習時的驚喜與收獲;還記得在圖書館一樓我們奮力占座位考研時的情景;還記得做畢業(yè)論文時自己的不成熟與老師的諄諄教誨……
在這里,我不僅通過參加社會活動鍛煉了自己,還明白如何學著去做一名團隊合作者與領導者。大學四年,通過參加社會活動,我收獲了太多太多。在擔任班級副班長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去服務好班級同學,如何發(fā)揮好自己的橋梁紐帶作用;在擔任人文社科學院團總支副書記的過程當中,我學會了如何去擔當好一名團隊領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還記得大一運動會時我奮力在操場看臺上書寫鼓勵運動員的宣傳稿的情景;還記得大一組織班級同學游玩香山時出現(xiàn)的一個個小插曲;還記得我們班級一起在食堂包餃子的情景。我更忘不了人文社科學院團總支組織的第一次初級團校上課的情景,忘不了非典時期由人文社科學院發(fā)起的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首屆風箏節(jié),忘不了當時團總支與學生會一個個成員的面孔……
在這里,我不僅結(jié)識了許多良師益友,還學到了一種做人的道理。對于老師,我有一種莫名的崇敬。在石化學院,除了跟隨老師學習知識,更多時候我把他們當作我的親人。還記得當初在遇到生活上的小挫折時,老師在辦公室對我的開導;還記得在我第一次失戀時,老師那真誠的話語;還記得在我對考研一頭茫然時,老師給予的中肯建議;還記得在我心情不好時,老師建議我通過跑步舒緩自己的壓力;還記得我在學習生活中搖擺不定時,老師給我那深刻的鞭策……
在這里,我不僅收獲了榮譽,還明白勇于攀登、不斷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斷充實。很多人都說在石化學院,我收獲了太多的榮譽,是的,我太明白了,如果不是石化學院為我提供了這么多鍛煉的機會,要想獲得這些榮譽是不可能的。2004年,我成為首都大學生新世紀英才學校的第二屆學員,在這里,我接觸到了首都各大高校學生干部中的精英,通過與他們在一起培訓和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這也促使我不斷進取,不斷攀登,不斷超越自己,不斷讓自己更充實。
如今,我投入工作崗位上已近三年,在工作中,我踏實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和高效優(yōu)質(zhì)的工作成績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我深深地明白,這與我在大學四年所鍛煉出來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是分不開的。我由衷地感謝我的母校、我的老師,想念你們。
